发布企业重要信息, 增加企业透明度,更真实,更权威!
  • 发布时间:2023-03-20
    近期,湖北省饲料工业协会在全省饲料行业内开展2022年度先进单位评选活动,家家乐凭借&quo;专注、创新、精细化发展&quo;被评为“专精特新贡献先进企业&dquo;,并在今天湖北省饲料工业协会年会上予以表彰。   本次表彰意味着家家乐在猪饲料细分领域紧跟国家战略方向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得到了认可,同时也标志着家家乐在猪饲料领域的先进性、创造性等方面再登新台阶。 多年来,家家乐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通过产学研合作,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经过持续的研发沉淀,形成了在自有领域中技术、工艺、成本的优势,赢得了众多养猪企业的认同,是各大规模猪场的长期合作伙伴,被称为猪饲料“营养专家&dquo;。 今后,家家乐将继续秉承“打造卓越品质饲料,共创中华家家乐&dquo;的企业使命,致力于“以科技创新推动中国养猪业的发展&dquo;的企业理念,再接再厉,聚焦猪饲料研发、强化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为湖北省饲料行业创新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阅读(575)
    评论(0)
    阅读全文>
  • 发布时间:2019-03-15
    2019年3月5日,武汉家家乐饲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家家乐)与湖北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以下简称省农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省农担及家家乐相关领导出席签约仪式。 长期以来,融资难和伴随猪周期时的价格低迷成为困扰养猪业规模化发展的两大瓶颈。猪价低迷时,猪场利润暴跌,出现亏损,猪场融资难及融资贵的现状致使猪场纷纷压缩存栏,甚至还有猪场无奈倒闭。2018年至今,在猪价低迷及非洲猪瘟的双重暴击下,中国养猪人对此体会尤为深刻。值此危难时期,资金支持对养猪人来说,无疑于雪中送碳。 省农担作为一家经省委、省政府批准的省属国有全资担保公司,旨在以政策性担保公司平台,将财政支农资金通过市场化方式运作,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撬动金融资本支持农业实体经济发展,从而有效解决长期困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dquo;的问题。 家家乐作为一家新三板农牧高科技上市企业集团,十二年来扎根于行业,始终秉承“专做好猪料&dquo;的企业理念,致力于推动国内养猪业规模化发展,以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为目的,立志成为中国养猪企业信最专业、最信赖的合作伙伴。凭借卓越的实力及客户口碑,家家乐先后荣获农业农村部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示范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省最受欢迎饲料企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等荣誉。 至此,为帮助养猪人解决资金问题,解套猪周期,家家乐与省农担强强联手,为猪场资金保驾护航,积极有效的缓解猪场在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推动省内生猪产业蓬勃发展,帮助广大养猪人共渡难关。
    阅读(2786)
    评论(0)
    阅读全文>
  • 发布时间:2018-02-26
    日前,农业部办公厅发布农办牧〔2018〕11号文,正式公布第6批72家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示范企业(以下简称“示范企业&dquo;)名单,武汉家家乐饲料股份有限公司榜列其中。 《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自2015年7月1日开始实施,截止至今全国7000多家饲料厂只有不到3%的企业荣获“示范企业&dquo;殊荣,而荣获示范企业中同时拥有预混料和浓配料生产线的企业不到两成。家家乐作为此次省内入选企业中唯一一家不仅建厂时间先于规范发布时间且拥有预混料和浓配料生产线的老厂,绝对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入选的,而是我们家家乐人用十年专做好猪料的坚持得来的,是我们凭实力得出来的。 2017年7月农业部专家组来到家家乐,细致检查了原料库、预混料车间、浓配料车间、散装料线、成品库、锅炉房、样品室、研发中心等,并详细查阅了公司各项规程与记录,对家家乐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以高分顺利通过了农业部专家组的现场验收。 农业部专家组在中控车间检查 农业部专家组在成品库检查 农业部专家组检查操作规程记录 《规范》涉及原料采购管理、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控制、产品贮存及运输、产品投诉与召回、培训、卫生和记录管理等共计7大类目110个项目,每项都有严格细致的要求及标准。农业部力求通过《规范》的有效实施,可以保证饲料产品的优质质量和可追溯性、使生产的饲料产品更有利于动物健康和人类食品安全、让生产工人获得更好的卫生环境与劳动保护、使饲料生产处于更环保的状态。而要成为《规范》的示范企业只有通过农业部专家现场实地对这110个项目一丝不苟的严格考核,才能跻身其中,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评审落幕,质量管理永不落幕。家家乐将以此次荣选示范企业为契机,树立标杆作用,潜心研发、专注品质,继续以“专做好猪料&dquo;的企业理念充分开发适应市场需求和推动猪场规模化发展需要的创新性绿色环保饲料产品,肩负起“打造卓越品质饲料,共建中华家家乐&dquo;的企业使命! 专注规模化猪场直供饲料 专做好猪料 专业 家家乐 微信号:jjlfeed 百度搜索“家家乐饲料&dquo; QQ:3188277488 邮箱:info@jjlsl.co  
    阅读(3212)
    评论(0)
    阅读全文>
  • 发布时间:2025-08-28
    母猪产后炎症,堪称猪场效益的&quo;隐形杀手&quo;!它带来的不仅是母猪的痛苦与淘汰,更是仔猪成活率下降、药费激增、生产周期拉长的直接经济损失!数据显示,遭遇严重产后炎症的母猪,其后续繁殖性能可骤降20%以上! 如何识别这头&quo;杀手&quo;?警惕这些信号! 行为异常:精神萎靡、食欲锐减、甚至卧地不起。 生理变化:体温升高(超过39.5℃需高度警惕!)、呼吸急促、眼结膜潮红。 恶露异常:排出恶露量多、颜色污秽(灰褐、暗红)、气味腥臭,久久不尽。 泌乳障碍:乳房红肿热痛、拒绝哺乳,或乳汁稀薄、量少,导致仔猪嗷嗷待哺、腹泻消瘦。 阻击炎症,守护母猪健康与猪场效益! 1、精准治疗,快速干预: 科学用药:确诊后,严格遵医嘱使用敏感抗生素(如头孢类、林可霉素等)进行全身抗炎治疗。必要时配合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 局部处理:对于子宫炎,可在兽医指导下进行子宫冲洗与灌注抗菌药物(如宫炎清等)。 2、精心护理,加速康复: 环境至上:确保产房/定位栏温暖干燥、洁净卫生、通风良好。及时清理粪尿,定期消毒。 营养支持:提供易消化、营养均衡的饲料(如湿拌料),必要时添加葡萄糖、维生素C等抗应激营养剂。 仔猪管理:若母猪拒哺或奶水不足,需及时寄养或人工喂养,确保仔猪存活。 预防为主,防患未然(关键!) 产前准备:产前一周彻底清洗消毒产房/定位栏,母猪体表清洁消毒(尤其后躯、乳房)。 接产规范:严格消毒操作(手、器械),助产动作轻柔,避免产道损伤。及时处理胎衣不下。 围产期保健:产前产后可在饲料/饮水中添加抗菌药物(如阿莫西林、林可霉素等)进行预防(需兽医指导方案)。 增强体质:科学免疫程序,保证均衡营养,提升母猪自身抵抗力。 投资母猪健康,就是投资猪场未来!一次成功的炎症防控,不仅能挽救一头母猪的生产力,更能为您的猪场守住可观的经济效益。转发给您的养猪同行,共同守护母猪健康,提升养殖效益! 养殖有风险,科学管理是关键!
    阅读(12)
    评论(0)
    阅读全文>
  • 发布时间:2025-08-28
    想让母猪生产如同精密的流水线?批次化管理正是你需要的利器!告别繁琐混乱的连续生产模式,让配种、分娩、断奶各环节整齐划一,效率飙升!但高效背后,这几个关键点必须牢牢盯住: 1. 精准同步发情是基石! 断奶同步是基础:确保同批次母猪尽量同期断奶,利用断奶后5-7天的自然发情高峰。断奶日务必统一,操作时间尽量集中。 激素干预要精准:对于断奶后未及时发情或后备母猪,合理使用PG600、烯丙孕素等激素诱导发情和排卵。务必在专业指导下使用,剂量和时机至关重要! 发情鉴定要到位:集中配种期必须投入足够人力,每天至少两次细致查情(压背反射+静立反应),配合经验丰富的查情员,不错过最佳配种时机。 2. 配种操作与记录不容马虎! 精液质量是生命线:批次化对精液需求集中,必须确保来源稳定、品质过硬。新鲜精液活力≥70%,保存温度严格控制(17℃恒温)。 输精操作规范化:严格消毒程序,动作轻柔准确。首次输精应在静立发情后12-24小时内进行,间隔12小时复配一次。详细记录每头母猪输精时间、精液批次、操作员等信息。 3. 营养与健康管理贯穿始终 分阶段精准饲喂:配种后3天限饲,着床期(4-30天)适当控料,妊娠中期加料调整膘情,攻胎期(90天至分娩)营养猛攻!不同阶段营养需求差异巨大,配方必须科学调整。 批次免疫与保健:利用空怀期集中免疫(如猪瘟、伪狂犬、口蹄疫),驱虫、保健程序同期进行,提升效率,减少应激。产房彻底清洗消毒,空栏干燥期不少于5天,切断病原传播链! 4. 后备补充与淘汰更新要及时 后备母猪同步入群:定期补充合格后备母猪,同样需激素处理使其发情周期与生产批次匹配。建议每批次更新比例维持在15%-20%。 果断淘汰低效母猪:连续两胎次产仔数低、屡配不孕、肢蹄问题严重、泌乳能力差的母猪,及时淘汰更新,保持群体高效生产力。 总结:母猪批次化生产是提升猪场管理效率、降低成本的强大工具,但精准、同步、细致是成功的关键。从发情控制到配种操作,从营养调控到健康管理,环环相扣,不容闪失。只有狠抓每个细节,才能让批次化真正发挥威力,实现猪场生产效率和效益的飞跃! 把握生产节律,批次化管理助你养猪更轻松!
    阅读(11)
    评论(0)
    阅读全文>
  • 发布时间:2025-08-28
    养母猪,最怕什么?奶水不足!看着嗷嗷待哺的仔猪,瘦弱甚至夭折,哪个养殖户不心疼?别急,母猪泌乳期管理得当,就是仔猪健康生长的关键保障! 母猪泌乳,远比你想象得更辛苦! 一头高产母猪哺乳期日均泌乳量可高达6-8公斤,相当于每天分泌一大桶牛奶!其乳汁营养密度更是普通牛奶的数倍。想象一下,母猪几乎是在用生命产出高质量的&quo;液体黄金&quo;。这期间,母猪需要大量营养支持,每日采食量需达6公斤以上,饮水量更是惊人的40升!泌乳高峰通常在产后2-3周,此时营养若跟不上,母猪掉膘快,奶水质量也会直线下降。 泌乳期管理三大核心要点,缺一不可! 1. 精准营养供给:吃饱更要吃好 高能高蛋白:选择哺乳期专用饲料,保证能量(如脂肪添加)和优质蛋白(粗蛋白≥17%)充足,满足泌乳所需。 自由采食+少量多餐:产后逐渐加料,5~7天后实现自由采食。少量多餐(每天喂4次以上)可显著提升总采食量。 清洁饮水不断供:保证水压足、水流快(流速≥2升/分钟),水温凉爽(16-20℃最佳),饮水器每天检查。 2. 环境舒适度:安静凉爽是王道 温度适宜:母猪最怕热!哺乳舍温度务必控制在18-22℃。超过22℃时,母猪采食量会显著下降。滴水降温、风扇通风、水帘负压通风都用起来! 绝对安静:减少噪声干扰,避免粗暴驱赶。母猪休息好,奶水分泌才顺畅。 3. 细心照料:关注母猪体况与乳房健康 体况评分要盯紧:产后初期允许轻微掉膘,但整个哺乳期掉膘不宜超过1分(如从3.5分掉到2.5分)。过度失重会严重影响下胎次繁殖性能。 乳房护理:保持产床清洁干燥。产前可轻柔按摩乳房,促进发育;产后帮助弱小仔猪固定乳头,确保每个乳腺都被充分利用。 奶水不足怎么办?预防才是关键! 饲喂要科学:把握怀孕和哺乳时期两次乳腺发育的关键时期,科学饲喂。 刺激饮水与食欲:湿拌料、饲喂发酵饲料或添加诱食剂(如甜味剂)能有效提升采食量。 中药调理:在兽医指导下,可选用王不留行、通草等具有催乳功效的中草药进行调理。 及时寄养:对产仔过多或奶水实在不足的母猪,及时将部分仔猪寄养给同期分娩、奶水充足的母猪。 人工哺乳:使用家家乐优胜奶,仔猪健康快乐成长的最后保障,鲜香乳品轻松冲泡、妈妈的味道、营养全面。 母猪泌乳期管理,直接决定仔猪的断奶重、成活率和后期生长速度。看似繁琐的细节背后,是实实在在的生产效益。投入更多精力在哺乳母猪身上,回报给你的将是更健壮的仔猪群,更短的出栏周期,以及更丰厚的养殖利润!
    阅读(14)
    评论(0)
    阅读全文>
  • 发布时间:2025-07-16
    一、引言 生猪价格的波动不仅关系到养殖户的切身利益,更是影响整个农业经济和民生消费的重要因素。2025年以来,生猪市场在复杂的经济环境和行业变革中持续调整,价格走势备受关注。本报告将综合今年及去年的相关数据,深入剖析当前猪价的基本面因素,并对下半年生猪价格的涨跌趋势进行预测。 二、生猪价格现状 (一)2025年上半年价格走势 2025年上半年,我国生猪市场呈现出震荡下行的态势。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6月25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0.22元/公斤,相较于1月6日的22.81元/公斤,下降了11.4%。6月第三周,生猪价格为14.61元/公斤,较年初累计跌幅达11.8%,同比下跌20.8%。从全年价格曲线来看,春节前后受节假日消费拉动,猪价短暂冲高,但春节后至4月下旬,由于供需略显宽松,猪价延续低位震荡走势,期间二育群体小规模常态化进出场。4月下旬至5月初,受二育发力和“五一&dquo;消费提振,猪价震荡走高,但随着消费归于平淡和供应端产能兑现,猪价应声下跌。6月,在相关政策引导猪企降重出栏、不鼓励二育等利多因素影响下,市场悲观情绪有所缓和,现货市场价格止跌企稳。截至6月末,全国产区生猪均价14.86元/公斤,下跌0.91元/公斤,销区生猪均价15.35元/公斤,下跌0.94元/公斤。   (二)与2024年同期对比 2024年生猪价格整体表现优于2025年上半年。2024年5月起,猪价开启了一轮强势反弹,最高涨至每公斤27.77元,9月份猪价虽有回调,但整体仍维持高位运行。2024年度生猪(外三元)均价为每公斤16.81元,而2025年上半年生猪价格重心明显下移。2024年上半年,尤其是第二季度,生猪出栏量相对稳定,且由于2023年部分养殖户减少存栏量,导致2024年生猪供应相对紧张,推动猪价上行。而2025年上半年,生猪供给充裕,猪肉消费季节性下降,使得猪价呈现稳中有跌的态势。   三、当前猪价基本面因素分析 (一)供应端因素 集团企业母猪产能调整:当前行业内“反内卷&dquo;趋势显现,集团企业开始主动减少母猪产能。母猪产能的减少通常会在10个月左右后反映到生猪出栏量上。这意味着从现在开始推算,大约到明年二季度,市场上生猪的供应量可能会因母猪产能的削减而有所下降。例如,一些大型养殖集团已明确表示降低能繁母猪存栏量的计划,这将对未来的生猪供应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二育行为变化:市场上减少二育的趋势明显,标猪直接宰杀入市,这在短期内增加了肉类的供应,对价格形成压制。以往二育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节市场供应节奏,但当前养殖户对后市预期较为谨慎,二育积极性降低。大量标猪集中上市,使得市场短期内供过于求的局面加剧,是导致近期猪价承压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需求端因素 升学宴等消费利好:今年高考扩招,升学宴规模预计加大,这将对猪肉消费形成一定的利好支撑。升学宴等集体聚餐活动对猪肉等食材的需求量较大,在传统消费淡季的7-8月,升学宴的集中举办有望带动猪肉消费的增长,从而缓解市场供大于求的压力。 政策对消费的潜在影响:国家提倡机关工作人员合理消费,且预计政策可能转向支持消费。虽然目前消费仍然疲软,但政策的转向有望刺激居民消费意愿,包括对猪肉的消费。若后续出台一系列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如发放消费券、举办促销活动等,将有助于提升猪肉市场的需求。 整体消费疲软现状:尽管存在一些消费利好因素,但目前消费仍然疲软的现状不容忽视。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的不足,使得猪肉需求增长乏力,难以有效消化市场上充裕的生猪供应。供大于求的基本面在短期内难以改变,这对猪价上涨形成了较大阻力。   (三)政策因素 稳定物价与CPI考量:国家有意通过合理的价格调控,让猪肉价格适度上涨以提升CPI。猪肉作为我国居民肉类消费的主要品种,其价格波动对CPI影响显著。在当前经济环境下,适当提升猪肉价格有助于稳定物价水平,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政策层面可能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收储冻猪肉、引导养殖企业合理调整产能等,来推动猪价向合理区间回升。 行业规范与调控政策:除了价格调控,国家还在加强对生猪养殖行业的规范和调控。例如,发改委严控集团猪企产能扩张,要求能繁母猪存栏、出栏体重等指标保持在合理范围内,以加速行业去产能,促进市场供需平衡。同时,通过中央冻猪肉收储与地方稳产补贴形成组合拳,抑制价格过度下行,保障养殖户的合理收益。   四、下半年生猪价格涨跌预测 (一)上涨因素支撑 产能去化的滞后影响:集团企业减少母猪产能的行为将在下半年逐步显现效果。随着时间推移,10个月前母猪产能的削减将导致生猪出栏量相应减少。预计到今年四季度,生猪市场的供应压力将有所缓解,这为猪价上涨提供了基础支撑。 季节性消费旺季来临:下半年包含中秋、国庆、元旦等重要节日,以及南方传统的腌腊季节(11-12月),这些时段对猪肉的消费需求将大幅增加。节日消费和腌腊需求的双重拉动,有望在短期内提升市场对生猪的需求量,推动猪价上行。 政策托底作用增强:政府的冻猪肉储备政策以及对养殖行业的调控政策将持续发挥作用。在猪价过低时,政府通过收储冻猪肉等方式,减少市场流通量,稳定猪价。同时,政策引导下的行业去产能和成本管控措施,也将为猪价提供一定的支撑。 供应惯性增长:尽管母猪产能开始去化,但由于前期能繁母猪存栏量较高,且养殖效率提升(PSY提高),下半年生猪出栏量仍可能保持一定的增长惯性。若供应增长幅度超过需求的回升速度,猪价上涨空间将受到限制,甚至可能出现阶段性下跌。 消费复苏不及预期:虽然有升学宴、节日等消费利好因素,但如果整体消费市场复苏不及预期,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持续低迷,猪肉需求难以大幅提升。供大于求的基本面难以得到根本性改善,猪价将面临下行压力。 疫病与极端天气影响:非洲猪瘟等疫病风险仍然存在,若下半年出现区域性疫情复发,将对生猪供应造成冲击。此外,极端天气如暴雨、高温等可能影响生猪的运输和养殖,导致市场供应不稳定,加剧价格波动。但这种情况下价格波动方向不确定,疫病导致供应减少时猪价可能上涨,而极端天气影响运输导致短期内供应增加时猪价可能下跌。 综合以上因素,预计下半年生猪价格将呈现先抑后扬的走势。7-8月,由于高温天气影响消费,且前期供应惯性较大,猪价可能维持低位震荡,价格区间预计在13.5-14.5元/公斤。随着9月开学季以及中秋、国庆等节日消费的启动,加上产能去化效果逐步显现,9-10月猪价有望迎来阶段性反弹,价格可能回升至15-16元/公斤。进入11-12月,南方腌腊需求将进一步拉动猪价上涨,但同时需关注大型养殖企业集中出栏以及冻品库存的释放情况,预计价格在16-17元/公斤之间波动。但总体而言,由于供应端仍存在一定压力,且消费复苏存在不确定性,猪价上涨幅度可能较为有限,难以达到2024年的高位水平。 (二)下跌风险分析
    阅读(301)
    评论(0)
    阅读全文>
  • 发布时间:2025-07-16
    智通财经获悉,国金证券发布研报称,上周生猪出栏均重为129.03公斤/头,行业整体均重有所反复,上周行业冻品库容率环比+0.11%至16.78%,主要系需求偏弱导致屠宰场被动入库,在散户出栏积极性略有提升的背景下,生猪价格小幅调整。当下猪价表现下成本领先的头部养殖企业生猪盈利超200元/头,预计头部企业在上半年有望实现较好盈利,而在供给压力持续后移的背景下,下半年猪价或存在一定压力,若行业产能有序调控,中期行业盈利中枢有望提升。 国金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生猪养殖 上周生猪出栏均重为129.03公斤/头,行业整体均重有所反复,上周行业冻品库容率环比+0.11%至16.78%,主要系需求偏弱导致屠宰场被动入库,在散户出栏积极性略有提升的背景下,生猪价格小幅调整。近期集团场第一阶段降重放缓,但是由于天气炎热,整体压栏程度较此前放松;此外,环保管理持续推进,各个省份陆续加强环保管理,部分母猪场因环保因素开始整顿。 当下猪价表现下成本领先的头部养殖企业生猪盈利超200元/头,预计头部企业在上半年有望实现较好盈利,而在供给压力持续后移的背景下,下半年猪价或存在一定压力,若行业产能有序调控,中期行业盈利中枢有望提升。目前生猪价格表现强于此前市场预期使得整体预期略有上修,前期利空在生猪板块已经存在较为充分的释放,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调整后生猪养殖企业估值处于底部区间。 短期来看,头部养殖企业依旧实现较好盈利,预计资产负债表持续改善;若下半年因为供给压力导致行业出现去产能行为,头部企业依旧可以依托成本优势稳步提升市占率,目前板块景气度底部企稳。中长期来看,生猪养殖行业依旧有较为优秀的中枢利润,且非洲猪瘟之后行业的快速扩张中,仍有大量企业是低质量扩充产能,行业成本方差依旧巨大,头部企业有充足的超额利润释放,建议优选低成本高质量扩张的优质企业。重点关注:牧原股份(002714.SZ)、温氏股份(300498.SZ)等。 风险提示 转基因玉米推广进程延后、动物疫病爆发、产品价格波动。 免责声明:本网站图片,文字等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阅读(119)
    评论(0)
    阅读全文>
  • 发布时间:2025-07-16
    下午两点多,猪舍中热气蒸腾,工人们不停地给猪浇水降温,即便如此,也有猪中暑了。 动物中暑后的表现其实和人类的症状类似。猪舍中,那些中暑的猪开始剧烈地喘息,身体发红、抖动,工人们把中暑的猪分开来,掰开嘴,灌进藿香正气水,剩下的,只能等待命运。 又一轮极端高温下,热浪侵袭着一家家猪场,在今年气候反常的东北地区比如吉林长春,原本不太需要降温的夏季猪场,如今也需要全天候地关注温度的变化。猪场主人刘莉莉告诉记者,除了新建的现代化养殖场可以有效控制温度外,传统猪舍都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猪中暑了怎么办?在这个夏天,成为许多养殖户面临的难题,中国农科院牧医所研究员、生猪产业专家团成员张龙超告诉记者,和人类相比,猪其实更容易中暑,且中暑的后果更加严重,在高温天气需要格外注重预防,尤其要注意种猪、育肥猪等高风险群体。 猪其实更容易中暑 7月12日,北京密云一处检查站,两辆运输车中,260头生猪在运输过程中中暑,车主紧急求助消防部门,消防部门现场喷淋20分钟后,缓解了生猪中暑的症状。在这个炎热的夏天,类似的新闻还有不少。 “猪其实更容易中暑。&dquo;张龙超说,“猪的汗腺退化严重,皮肤散热能力差,无法像人一样,通过大量出汗来蒸发散热。&dquo; 在高温中,猪散热的方法,主要依靠呼吸和传导。张龙超介绍,通过快速喘息,可以蒸发呼吸道水分,但猪的呼吸道较短,散热的效率比较低,所以它们还会依靠传导散热,即躺卧在地上,把身体中的热量传导至地面。 在日常,猪、狗等动物,会在高温天气中躺在地上,快速喘息,这就是它们散热的主要方式。但在规模化养殖的猪舍中,由于饲养密度高,猪群拥挤,舍内温度会变得更高,而且出于防疫等需求,猪舍往往是密闭空间,如果通风降温等设备功率不足,就可能加剧猪舍里的高温。如果再加上湿热问题,生猪面临的考验就会更加严峻,“如果环境中的湿度大于80%时,蒸发散热几乎失效,热量不断聚集,就可能导致猪中暑。&dquo;张龙超说。 东北的养猪场也出现生猪中暑死亡 在夏季高温湿热的南方地区,养殖场内发生生猪中暑的情况比较寻常,但今年,印象中夏天比较凉快的东北地区,也出现了反常的情况。 在吉林,以往的夏天,几乎不太需要考虑猪舍散热的问题,小农户散养的几头、十几头猪,即便在高温中,也很容易处理,“哪怕每天都给猪洗个澡,也不是难事。&dquo;刘莉莉说。规模化养猪的猪场中,往往配备控温、通风设备,过去基本上够用了。 而在今年反常的高温中,过去够用的设备,开始显得有些无力。刘莉莉告诉记者,过去这段时间中,她的两个老式猪场中,已经有许多育肥猪和母猪中暑,其中十多头死亡。就在附近,十多家猪场中,几乎每家都有生猪中暑死亡的现象。而新建的养殖场,由于设备更加先进,温度几乎一直控制在30℃以下,没有出现任何生猪中暑的现象。 大型的新兴养殖企业,设备更加先进,中暑的风险很小。一家涵盖生猪全产业链的大型生猪企业负责人高远飞告诉记者,在我国,较大规模的生猪养殖场,在设计之初,就会重点设置各种通风、控温、控湿的设备,“比如检测各种有害气体的,可以有效控制温度、湿度的设备,都是标配。&dquo;高远飞说,“尤其在2018年非洲猪瘟出现以后,许多大型养殖场开始改造和建设智能化控制设备,可随时监测养殖环境并自动调控。&dquo; “在养殖环境中,中暑往往是因为各种设施或者硬件条件不充足。&dquo;张龙超说,“比如猪场选址不合理,处在低洼处,通风受到影响,或者猪场中,风机功率不够,没有湿帘或喷淋设备,屋顶是石棉瓦或未涂反光材料的铁皮等,就容易导致生猪中暑。&dquo; 养殖结构的不合理和管理方法的不当,也是生猪中暑的原因之一。张龙超介绍,“比如猪舍里,生猪密度过大,举例来说,体重110公斤的猪,一般占栏面积需要大于1.2平方米。小于这个面积,就会出现热量过度聚集的问题。再如饮水系统不合理,水压较低,且水管暴露在外,被暴晒之后,导致水温超过30℃。这种情况下,猪饮水量会减少,降温也就更难。&dquo; 种猪和育肥猪是高危群体 中暑之后,猪也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喘息剧烈且困难,体表温度急剧上升,皮肤发红。 “中暑的猪还是很容易分辨的。&dquo;刘莉莉说,一般来说,在症状较轻的情况下,物理降温即可有效缓解,但对一些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场来说,这并不容易做到。 “一般情况下,猪舍中都是没人的,这几年自动化设备越来越多,可以有效保证猪舍内的环境稳定,但一旦出现问题,也会带来新的麻烦。&dquo;刘莉莉告诉记者,在她的猪场中,工人们每天中午高温时节,几乎全部出动去给猪降温。 “猪中暑后,如果未能及时干预,可能会引发较为严重的后果。&dquo;张龙超说,如果轻度中暑,及时降温处理后可恢复。中度中暑有30%-50%致死率。如果重度中暑,会引发脑水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严重问题,致死率达80%以上。而且,高温高湿环境,中暑猪会成为传染源,导致疾病暴发。 在养猪场,种猪和育肥猪是中暑的高危群体,尤其是种猪。刘莉莉告诉记者,她的养猪场中,有1000头左右的种猪,这些种猪对环境更敏感。而育肥猪则因为体重普遍较高,降温也更难,需要更多的降温措施。相比之下,小猪崽降温的需求较低,但同时,它们适应环境的能力也更差,尤其是浇水降温的时候,需要格外关注,不要让小猪接触到太多水,“如果浇水多了,小猪可能腹泻,反而更麻烦。&dquo;刘莉莉说。 高温持续,专家支招生猪中暑常备药物 目前,多地的高温态势仍在延续。怎样才能降低猪中暑的风险?对中小养殖户来说,更加先进的设备和更可控的环境,是极端环境下亟须的应对办法。风机、湿帘、喷淋设备等,尤其是有智能控制系统的,可以自动监测环境变化,自动控制风量大小、喷淋节奏等,不太需要人格外操心。 但对中小养殖户来说,实现这样的效果并不容易。刘莉莉告诉记者,她的三个养殖场中,只有一个新建不久的,有完全控制环境的能力,剩下两个老场,虽然也有相关设备,但能力不足,而改造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新设备本身需要更多投入,而且必然会改变原有的猪舍结构,必须考虑到后续问题,比如加设风机等设备需要破坏墙体,这会不会影响到冬天的保温效果?&dquo; 那么,在现有条件下,如何才能降低中暑风险?张龙超介绍,“预防永远大于治疗,管理者应巡查猪舍通风、喷淋等降温设施,时常检查饮水管线、储水罐等。还要注意饲养密度。夏季需早、中、晚多次巡查栏舍,监测温度、湿度与猪群状态,投入更多精力关注环境变化,及早发现征兆,及早处理。&dquo; 万一生猪中暑,又该怎么办?张龙超介绍,如发生猪中暑,需立即将发病猪移至阴凉处,用冷水冲洗体表,但要避免用冰水刺激,同时也可以在耳尖、尾尖放血。此外,针对猪中暑,也有一些专用的药物,如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可以给中暑的猪灌服。如果是重症,则需注射安钠咖等强心针并及时补液。 新京报记者周怀宗 免责声明:本网站图片,文字等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阅读(113)
    评论(0)
    阅读全文>
  • 发布时间:2025-07-16
    骨骼肌发育与猪肉品质密不可分,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人们对猪肉的需求由“吃得饱&dquo;到“吃得好&dquo;转变,解析猪骨骼肌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挖掘关键的调控基因,对改良猪肉品质至关重要。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猪基因组设计育种创新团队系统解析了WNT5B基因在猪骨骼肌生长发育中发挥的关键调控作用,为猪产肉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了新的分子靶标和候选标记。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生物科学杂志(IneaionalJoualofBiologicalSciences)》上。 科研人员通过对比中国本土猪(通城猪)和外国引进猪(长白猪)在27个不同生长阶段的肌肉基因表达数据,发现了调控猪骨骼肌生长发育的关键基因WNT5B,这个基因就像肌肉发育的“指挥官&dquo;,在不同生长时期活跃程度变化很大,特别是在影响肉质口感的慢肌纤维中特别活跃。有趣的是,这个基因上存在一个关键“开关位点&dquo;(SNP位点),这个开关在中外不同品种猪身上会启动不同的肌肉发育模式,研究推测这是造成不同品种猪肉质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该研究为猪的遗传育种提供了新思路,有助于培育更优质的肉用品种。 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等项目的支持。(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黄哲雯) 免责声明:本网站图片,文字等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阅读(115)
    评论(0)
    阅读全文>
  • 发布时间:2025-06-21
    今天教养殖户们几个养猪挑种猪的小妙招: 一、挑选小猪育肥的方法     (1)选杂交一代猪     (2)选断奶猪     (3)选个子大、尾粗短、臀端圆的猪   (4)选圆嘴猪     (5)选反应慢的猪  二、怎样挑选种母猪     选留母猪要从产仔多、母性强、必乳多、耐粗饲等条件着手,一般以选本地良种母猪较好,也可挑选杂种一代母猪,再就是选外型好,不挑食和奶头数量多,排列整齐、成丁字形的。    头颈清秀眼明亮,腹部稍大不下垂;     肩宽平直身又长,四肢结实有力量;     体躯丰满八成膘,屁股宽大母性强;     阴户形状要正常,位置不低也不上。     三、挑选种公猪的方法     挑选小公猪要选纯种猪,体形符合品种要求,身体健壮,睾丸发育良好, 左右匀称,四肢粗壮,姿势端正,背腰平直等,同时选奶头数量多,成对排列整齐。即:     一对眼睛明亮亮,生气勃勃显雄相;     头小额宽脸面短,前胸发达屁股平;     肚子不大是公样,两个蛋子匀称长;     前肢结实后肢壮,姿势端正不摇晃;     蹄坚系强无卧相,一见母猪性欲旺。
    阅读(187)
    评论(0)
    阅读全文>
  • 发布时间:2025-06-21
    一、政策端近期将启动冻猪肉临时收储   6月9日,华储网公布《关于2025年6月11日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竞价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中显示,将于6月11日进行冻猪肉收储,计划收储数量为1万吨。 二、按照此前预警机制,目前猪价处于绿色区域   2021年6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预案中指出,当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时,启动中央和地方临时收储,过度下跌二级预警则视情况启动,过度下跌三级预警及绿色区域暂不启动临时收储。  根据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截至6月4日当周,全国大中城市猪粮比价6.29:1,处在《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一文中的绿色区域,尚不具备冻猪肉收储条件。那么为何此时政策端开始进行猪肉收储了呢? 三、猪肉收储背后所隐藏的潜在风险   从生猪行业产能数据和供应端新生仔猪数量来看,二者均指向未来生猪理论出栏量将持续恢复,供应压力不断上升,未来生猪价格在供应压力下存在下行风险。   数据显示,长期供应指标能繁母猪存栏量自2024年一季度开始处于持续环比增加的势头当中,中期供应指标新生仔猪数量也在不断上升。   从CPI的角度看,我国CPI由八大类构成,其中第一大类为食品烟酒,食品烟酒中包含畜肉类,而畜肉类又分为猪肉、牛肉、羊肉。根据wind数据,2025年猪肉价格在CPI权重中的占比为1.29%,2020~2025年猪肉价格在CPI权重中的占比为1.2%~4.62%。   我国猪肉价格与生猪价格相关性较高,猪肉作为生猪的下游产品,主要受到生猪价格影响,除此之外,消费也边际影响猪肉价格。2024年,我国生猪价格在年中出现一轮较大涨幅,使得2024年下半年生猪价格基数较高。而今年由于前期生猪产能持续恢复,未来生猪出栏量总体处于上升势头,生猪价格所面临的下行压力不小。叠加去年的高基数,未来猪肉价格或同比下降,成为CPI的拖累项。   我国CPI当月同比自2025年2月转负并连续4个月为负值,物价水平持续偏低。政策端有推动猪价企稳,防止猪价同比大幅下跌,以防猪肉价格拖累CPI走低的意图。   端午节前5月29日,发改委召集国内大型集团性生猪养殖企业开会,会议要求集团场生猪出栏体重降至120公斤,禁止向二次育肥群体销售生猪,以及不再继续增加能繁母猪,并每月统计一次数据,以稳定猪价。会议提到的降重以及停止向二育群体供应猪源,意在通过降低单头生猪的出栏重量来减轻未来生猪出栏压力;不再继续增加能繁母猪则指向降低远期生猪出栏压力。涌益跟踪的数据显示,截止6月5日当周,样本企业出栏均重129.17公斤,其中集团场出栏均重126.49公斤,散户出栏均重137.75公斤。   从实际执行来看,集团性养殖企业首先需要通过缩短生猪养殖时间、加快出栏节奏来降低出栏体重,对近期供应端而言,生猪出栏压力加剧,短期生猪现货价格有继续趋弱下行的风险。中期来看降低生猪出栏体重减轻中长期供应压力,则对猪价构成向上支撑。   本次猪肉收储政策与前期发改委会议政策意图一脉相承,皆意在稳定猪价,提振信心,避免在未来生猪出栏压力下猪价陷入低迷。未来市场关注重点在于养殖企业的执行力度、降重及出栏节奏以及收储政策是否继续延续。
    阅读(119)
    评论(0)
    阅读全文>
  • 发布时间:2025-06-21
    继相关部门出手调控母猪产能与二次育肥后,政策层面再度出台“组合拳&dquo;调控生猪产能。   财联社记者从多位知情人士处获悉,近期多家猪企参加了“生猪生产调度会&dquo;,在减母猪、降体重、控二育的背景下,会议提出了具体的生猪生产调控目标,将对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在现有基础上调减100万头左右,降至3950万头。   在此之前,相关部门就已出手调控能繁母猪产能。据财联社报道,已有多家头部猪企接相关部门要求暂停能繁母猪扩产,出栏体重也需要控制在120公斤左右。   调控背景在于生猪价格持续低迷,当前自繁自养、外购仔猪养殖均已亏损。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披露的数据显示,2025年6月第2周,全国生猪出栏价格为14.45元/公斤,较前期下降1.77%,刷新17个月以来的低点。   但能繁母猪去化依然缓慢,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5年4月末,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38万头,环比持平,同比增长1.3%。   对于业内而言,组合政策调控产能,释放了积极信号。行业专家向财联社记者表示,“这次要求比较明确,并且有处罚措施,长期来看对行业有积极意义。&dquo;   猪价低迷情况下,成本控制成为上市猪企比拼的重点。根据最新数据,温氏股份(300498.SZ)5月份肉猪养殖综合成本为6-6.1元/斤,猪苗生产成本降至280元/头左右。牧原股份(002714.SZ)表示,年初至今,公司生猪养殖成本逐月下降,5月份已降至12.2元/公斤左右,环比下降接近0.2元/公斤。
    阅读(129)
    评论(0)
    阅读全文>
联系我们

武汉家家乐饲料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武汉市江夏区郑店黄金工业

         园107国道旁黄金南路

邮编:430207

电话:027-84794303

手机:13886100579

传真:027-84794149

QQ: 3188277488

网址:http://www.whjjlfeed.com/

         http://www.jjlsl.com/

邮箱:info@jjlsl.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