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企业重要信息, 增加企业透明度,更真实,更权威!
全部博文
  • 发布时间:2023-03-20
    近期,湖北省饲料工业协会在全省饲料行业内开展2022年度先进单位评选活动,家家乐凭借&quo;专注、创新、精细化发展&quo;被评为“专精特新贡献先进企业&dquo;,并在今天湖北省饲料工业协会年会上予以表彰。   本次表彰意味着家家乐在猪饲料细分领域紧跟国家战略方向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得到了认可,同时也标志着家家乐在猪饲料领域的先进性、创造性等方面再登新台阶。 多年来,家家乐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通过产学研合作,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经过持续的研发沉淀,形成了在自有领域中技术、工艺、成本的优势,赢得了众多养猪企业的认同,是各大规模猪场的长期合作伙伴,被称为猪饲料“营养专家&dquo;。 今后,家家乐将继续秉承“打造卓越品质饲料,共创中华家家乐&dquo;的企业使命,致力于“以科技创新推动中国养猪业的发展&dquo;的企业理念,再接再厉,聚焦猪饲料研发、强化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为湖北省饲料行业创新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阅读(370)
    评论(0)
    阅读全文>
  • 发布时间:2019-03-15
    2019年3月5日,武汉家家乐饲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家家乐)与湖北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以下简称省农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省农担及家家乐相关领导出席签约仪式。 长期以来,融资难和伴随猪周期时的价格低迷成为困扰养猪业规模化发展的两大瓶颈。猪价低迷时,猪场利润暴跌,出现亏损,猪场融资难及融资贵的现状致使猪场纷纷压缩存栏,甚至还有猪场无奈倒闭。2018年至今,在猪价低迷及非洲猪瘟的双重暴击下,中国养猪人对此体会尤为深刻。值此危难时期,资金支持对养猪人来说,无疑于雪中送碳。 省农担作为一家经省委、省政府批准的省属国有全资担保公司,旨在以政策性担保公司平台,将财政支农资金通过市场化方式运作,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撬动金融资本支持农业实体经济发展,从而有效解决长期困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dquo;的问题。 家家乐作为一家新三板农牧高科技上市企业集团,十二年来扎根于行业,始终秉承“专做好猪料&dquo;的企业理念,致力于推动国内养猪业规模化发展,以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为目的,立志成为中国养猪企业信最专业、最信赖的合作伙伴。凭借卓越的实力及客户口碑,家家乐先后荣获农业农村部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示范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省最受欢迎饲料企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等荣誉。 至此,为帮助养猪人解决资金问题,解套猪周期,家家乐与省农担强强联手,为猪场资金保驾护航,积极有效的缓解猪场在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推动省内生猪产业蓬勃发展,帮助广大养猪人共渡难关。
    阅读(2634)
    评论(0)
    阅读全文>
  • 发布时间:2018-02-26
    日前,农业部办公厅发布农办牧〔2018〕11号文,正式公布第6批72家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示范企业(以下简称“示范企业&dquo;)名单,武汉家家乐饲料股份有限公司榜列其中。 《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自2015年7月1日开始实施,截止至今全国7000多家饲料厂只有不到3%的企业荣获“示范企业&dquo;殊荣,而荣获示范企业中同时拥有预混料和浓配料生产线的企业不到两成。家家乐作为此次省内入选企业中唯一一家不仅建厂时间先于规范发布时间且拥有预混料和浓配料生产线的老厂,绝对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入选的,而是我们家家乐人用十年专做好猪料的坚持得来的,是我们凭实力得出来的。 2017年7月农业部专家组来到家家乐,细致检查了原料库、预混料车间、浓配料车间、散装料线、成品库、锅炉房、样品室、研发中心等,并详细查阅了公司各项规程与记录,对家家乐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以高分顺利通过了农业部专家组的现场验收。 农业部专家组在中控车间检查 农业部专家组在成品库检查 农业部专家组检查操作规程记录 《规范》涉及原料采购管理、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控制、产品贮存及运输、产品投诉与召回、培训、卫生和记录管理等共计7大类目110个项目,每项都有严格细致的要求及标准。农业部力求通过《规范》的有效实施,可以保证饲料产品的优质质量和可追溯性、使生产的饲料产品更有利于动物健康和人类食品安全、让生产工人获得更好的卫生环境与劳动保护、使饲料生产处于更环保的状态。而要成为《规范》的示范企业只有通过农业部专家现场实地对这110个项目一丝不苟的严格考核,才能跻身其中,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评审落幕,质量管理永不落幕。家家乐将以此次荣选示范企业为契机,树立标杆作用,潜心研发、专注品质,继续以“专做好猪料&dquo;的企业理念充分开发适应市场需求和推动猪场规模化发展需要的创新性绿色环保饲料产品,肩负起“打造卓越品质饲料,共建中华家家乐&dquo;的企业使命! 专注规模化猪场直供饲料 专做好猪料 专业 家家乐 微信号:jjlfeed 百度搜索“家家乐饲料&dquo; QQ:3188277488 邮箱:info@jjlsl.co  
    阅读(3014)
    评论(0)
    阅读全文>
  • 发布时间:2022-01-07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元旦过后,全国多地生猪价格持续走低,一些地方重回每斤8元以下。在春节前的猪肉消费高峰期,这样的逆势下跌行情并不多见。而围绕“猪周期&dquo;运行,各方观点出现分歧。   临近春节,猪肉迎来消费旺季,但山西生猪价格却从一个月前的每斤8块6,跌到了8块钱以下,这个行情让养殖户李高峰很失望。2021年6月份,猪价大跌,李高峰淘汰了一批母猪,并准备到年底再增加一批,正好赶上2022年猪周期上行行情。但是现在,他有些犹豫了。   李高峰说:“增加新的(母猪),现在我还没增,2022年都1月份了,前半年肯定是低谷,不用说,肯定是亏损期,到了下半年有可能有那么一点利润,但是不会很高,我估计2022年拐点不会来。&dquo;   2021年12月上旬开始,生猪价格连跌四周,从每斤9块钱出头,降到了8块钱,有10多个省份跌破了8块钱。按照目前的猪价,自繁自养还能有一些利润,而育肥养殖如果成本控制不好,则可能出现亏损。但最让养殖户担心的并不是眼前的盈亏,而是明年的行情太难把握。东北养殖户陈佳峰说:“散户这块母猪大概淘汰了50%-60%,到10月份之后,猪价上来,又补栏,又增加了20%-30%,就是生猪价格只要一达到7块钱以上,都认为明年有好行情,又都上来了。所以‘猪周期&squo;和以前就不一样了。&dquo;   我国近几轮“猪周期&dquo;涨跌持续时间平均在四年左右,本轮“猪周期&dquo;开始于2018年6月份,已经持续三年半时间,仅从时间长度考虑,的确临近周期末尾。但对于拐点什么时候到来,各方有很大分歧。国泰君安等机构研报显示,能繁母猪去化累计已经达到7%左右,在低猪价下,去化有望加速,到2022年一季度末,累计去化幅度有望达到12%以上,本轮“猪周期&dquo;价格拐点预计在2022年4到6月份出现。而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则认为,最早要到2023年才会出现拐点。   “尽管从(2021年)7月份开始,能繁母猪的量小幅调减,但是整体的调减幅度还是相对比较温和的,所以从目前整个能繁母猪存栏和产能的变动来看,还不足以带动2022年的下半年出现价格的拐点。&dquo;朱增勇说。   此外,有业内人士分析,2021年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水平大幅提升,从大型养猪场的产能看,生猪供给短期内很难下降,趋势性价格反转不太可能出现。“大公司没有办法,已经上了那么大的产能了,不上也得上。像牧原2021年比2020年增长了一倍多,都4000多万头了,2020年才1800万头,所以大公司这种产能是不容忽视的。&dquo;   朱增勇说,不管拐点什么时候到来,可以肯定的是,随着规模化养殖水平提升,我国猪周期的波动会越来越平缓。“随着规模化水平的提升,我们整体的生产稳定性和猪价的波动幅度将会明显缩窄。也就是说,周期整体而言,本轮持续的时间将会明显高于前几轮周期。2022年无论是生猪的供给,还是猪价的波动幅度,都会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dquo;
    阅读(306)
    评论(0)
    阅读全文>
  • 发布时间:2021-12-24
     在全球,不断上涨的粮价,正成为各国头疼的问题。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全球食品价格平均指数为133.2点。作为跟踪全球贸易量最大的食品类商品国际价格的月度变化,这一指数已连续第3个月上扬,不仅同比上涨31.3%,同时已达2011年7月以来的最高值。  粮价的上涨也在切实地影响着消费者的餐桌。  一位韩国民众在社交媒体上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韩国,牛肉本就不便宜,10月一公斤牛肉已经达到1000元人民币以上,鸡蛋价格相交去年已翻了一番,“一些色拉卖得更是比肉还贵&dquo;;美国劳工统计局称,受肉类、家禽、鱼类和蛋类价格上涨10.5%的推动,9月美国国内消费的所有食品价格上涨了4.5%;在巴西,近12个月相应物价指数累计上涨了9.68%……  “如果在半年前,客户的第一句话是能不能再便宜一点,现在客户首先问能不能保证供货。&dquo;全球四大粮仓之一的美国嘉吉(Cagill)公司中国区总裁刘军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说。  在他看来,疫情下的供应链瓶颈、需求的暴增,都在助推当前全球食品价格的走高。  疫情干扰供应链  面对当前全球范围内,牛肉价格普涨的现象,刘军认为,全球范围内牛肉供给的紧张态势与疫情同步。“主要还是疫情导致的,疫情下全世界对于蛋白的消费需求突然增长,大家吃肉吃得比以前多。&dquo;他说道,“从产业链周期来看,牛养殖的周期最长,鸡可能需要三四十天,猪的话大概半年,所以牛肉本身供应链的跟上和提高面临的障碍更大一点。&dquo;  野村证券的最新研报也认为,在需求方面,随着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增长,当地消费者正在食用更昂贵的蛋白食品(如肉类、乳制品和海鲜)。这对全球粮食产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平均需要3公斤谷物才能生产1公斤肉类。  刘军还强调,还要注意到,不同的大宗商品间还有个比价的问题。他以猪肉为例,在中国由原来的十几元人民币/斤一度上涨到后来的40元/斤,因此牛肉就和猪肉有个比价的过程,“牛肉价格就存在追赶的现象&dquo;。  嘉吉所在的全球四大粮仓,也是全球100多个国家、拥有数万家餐厅的麦当劳、肯德基的主要食材供应商。但今年以来,全球各地的麦当劳、肯德基频繁出现各种食材“断供&dquo;的现象。最近日本的肯德基也苦于“无薯条可卖&dquo;。在美欧,这些快餐店一度出现肉类产品供应短缺,导致汉堡、麦香鸡等一些普遍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出现了“空窗期&dquo;。  对此,刘军表示,中国国内的麦当劳、肯德基连锁门店没有出现上述情况,而国外之所以出现这个情况,主要还是与屠宰行业有关。“屠宰场是疫情的高发地区。因为潮湿、阴冷、封闭、密集等因素,国外屠宰厂的工人在这样的空间里作业,感染新冠的概率比较高。再加上国外人手比较紧张,一旦出现疫情工厂需要不定期的防疫、清理,因此对供应链的影响是比较大的。&dquo;他说道。  此外,刘军还表示,疫情下,卡车司机短缺也是国外市场中供应链方面遇到的一个问题,“卡车司机的活本身就比较辛苦,疫情可能使得一个司机的活要2~3个同行来完成,而且还存在司机本身的资质问题。&dquo;  “在当前海运市场紊乱的情况下,对供应链管理的挑战比较大。&dquo;刘军说道,“目前洛杉矶的港口堆了很多空箱,集装箱船来不及等待,就卸完货直接把船开回中国,再购买集装箱把货物运去美国。要看到疫情对供应端的每个环节都有负面影响。&dquo;  野村在报告中写道,疫情对于供应链的干扰使得农产品进入市场更加复杂:由于餐馆、酒店等传统大宗采购模式的关闭,农民需要重新调整供应链,以满足目前更加普遍的网上下单送货的零售批发模式,“但这种转换需要时间,而大量新鲜的农产品却等不及,因此不得不被销毁&dquo;。  野村:警惕经济危机再现  除了疫情下全球市场的需求强劲外,极端气候导致的粮食歉收,也左右着粮价的走势。最明显的便是小麦。关于小麦价格,联合国粮农组织表示:“由于主要出口国,特别是加拿大、俄罗斯和美国的收成减少,全球市场供应趋紧,继续给小麦价格带来上涨压力。&dquo;  在北美,由于遭遇严重的干旱,美国及加拿大的小麦纷纷出现减产;最大小麦出口国的俄罗斯也由于干旱而产量下滑;欧洲则因为年中时遭遇的洪涝灾害,法国、德国等小麦产量下降。11月12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小麦的基准合约价一度上涨到近九年的高位:826.75美分/蒲式耳。上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小麦的期货价格已经累计上涨27.31%。  上周,俄罗斯还释放出一个搅动市场的信号:将在2022年上半年实行谷物出口配额,并将提高小麦出口税。这意味着小麦出口供应在未来将进一步收紧。  野村在报告中写道,除了疫情对供应链影响的因素外,还需看到能源价格上涨对全球粮食生产成本的影响。“石油的涨幅目前还没有回到历史高位。这一点通常容易被忽视。&dquo;研报写道,“在农业现代化的大背景下,粮食生产更加依赖机械、灌溉系统、运输和冷藏,因此粮食价格对能源成本更为敏感。&dquo;  研报中的数据显示,粮食生产的最大成本之一化肥,其生产高度依赖原石油化工体系;生产化肥的关键原料氨水价格已从去年的夏天的单价大约为100美元/吨,飙升至当前的近1000美元/吨。    至于全球粮价的这波涨幅何时是尽头?刘军对第一财经记者坦言,需要看到的是,大多数大宗商品的价格都在上涨,不同商品的涨幅有快慢,市场仍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消化滞后效应。  野村证券全球宏观研究主管萨巴拉曼(RobSubbaaman)认为,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食品价格在CPI中的权重高于能源,因此要警惕食品价格成为下一次经济危机的导火索;对于发达经济体,食品价格的上涨加上其他各种影响通胀的冲击,可能会让各大央行陷入困境。
    阅读(313)
    评论(0)
    阅读全文>
  • 发布时间:2021-12-24
     猪、牛、羊、鸡、鸭胴体及其分割肉,有了质量分级国家标准。除了对外观有相应要求,如猪肉瘦肉率要精确至1%;牛肉中,只有牛里脊、上脑、外脊的等级分为S、A、B、C四个等级,其他部位分割肉只有“优质&dquo;“普通&dquo;两个级别。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围绕疫情防控、绿色可持续、农业农村、公共服务等领域,集中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对于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助力保障人民品质生活都起到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用肉质分级实现优质优价  在农业农村领域,《畜禽肉质量分级规程》国家标准规定了分级前的准备、分级评定、标识和记录等操作要求。该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将进一步规范猪、牛、羊、鸡、鸭胴体及其分割肉的质量分级,提高我国畜禽肉分级的准确性,实现优质优价,引导畜牧业生产、屠宰加工由粗放向精准、由低质向高效转变。同时,也是推动我国肉类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质量强国的重要保障。  标准起草专家之一的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李春保表示,肉品因其加工产业链长、影响因素多、标准化难度大,是质量最难控制的农产品之一。“肉质分级后,能够实现优质优价,从而推动生产者使用新技术新品种,并在生产中提高饲养水平,从而提高肉品质。&dquo;我国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供给侧进行改革,尤其要强调质量,《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中也特别强调要推进农业全程标准化,建立健全农产品等级规格。  从行业来讲,我国关注畜禽肉质量分级大约4年左右,先后制定发布了猪、牛、羊、鸡、鸭、鹅等畜禽肉类的行业标准。这些标准在实现产品优质优价、推进公平贸易、带动产业链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看到,加工企业在使用标准过程中,不会使用图标,导致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等级与市场的需求和消费者的期待还存在较大脱节。&dquo;李春保说,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具体的操作规程。  李春保介绍,《畜禽肉质量分级规程》将于2022年6月1日起实施。新的国家标准针对畜禽肉质量分级提出了相应的操作细节,能够有效提高分级的准确性。比如标准范围规定了一些行业中比较有争议、或者模糊的术语和定义,如不同畜禽产品胴体外观评价、瘦肉率等一些看似简单的指标,恰恰是行业中比较模糊、容易犯错误的地方;明确了对于分析员以及复核员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对分解的环境,包括车间环境以及工作环境进行了较为明确的规范和要求。实际操作过程中,所使用的先进仪器和方法也分别有相应的技术和要求。 责任编辑乔春玲
    阅读(375)
    评论(0)
    阅读全文>
  • 发布时间:2021-12-24
    四季度美国生猪价格季节性回落,但仍高于历史同期水平。受屠宰量整体下降影响,美国生猪及猪肉价格同比均出现上涨。由于生猪加工企业可有效将猪价的上涨向下游传导,加工企业在这一阶段盈利较为可观。10月,美国猪肉批发商销售价格较去年同期上调10%。11月,美国生猪加工企业生猪采购价格较去年上涨12.3%。2021年四季度,我国生猪产能过剩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短期市场供给仍对价格形成一定压力。临近年末,生猪终端市场需求增加不及预期,表现较为平淡。供需疲弱下,猪价继续承压。  
    阅读(304)
    评论(0)
    阅读全文>
  • 发布时间:2021-12-24
    农业农村部近日制定印发《“十四五&dquo;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创新提出构建“2+4&dquo;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着力打造生猪、家禽两个万亿级产业和奶畜、肉牛肉羊、特色畜禽、饲草四个千亿级产业。到2025年,全国畜牧业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奶牛、生猪、家禽养殖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规划》提出,到2025年,猪肉自给率保持在95%左右,牛羊肉自给率保持在85%左右,奶源自给率达到70%以上,禽肉和禽蛋保持基本自给。同时,实现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能力大幅提高,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形成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绿色循环发展新方式。在现代化建设目标上,实现畜禽核心种源自给率达到78%,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78%以上,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物流全产业链生产经营集约化、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具体来看,在生猪发展目标方面,确保猪肉产能稳定在5500万吨左右,生猪养殖业产值达到1.5万亿元以上。同时,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加强产能调控,缓解“猪周期&dquo;波动,增强稳产保供能力。在家禽发展目标方面,禽肉、禽蛋产量分别稳定在2200万吨、3500万吨,保持基本自给,家禽养殖业产值达到1万亿元以上。  
    阅读(310)
    评论(0)
    阅读全文>
  • 发布时间:2021-12-24
      越南:扑杀猪23万是去年3倍!     目前越南非洲猪瘟发展形势复杂,已在57个省市的2275个公社出现,被迫扑杀生猪总数超过23万头,是去年同期的3倍,约占生猪总存栏量的0.8%。     越南《年轻人在线》11月25日报道,11月25日,越南政府副总理黎文成签署集中实施严厉、同步的防控非洲猪瘟措施方案的总理指令。     越南兽医局副部长冯德进预测,从现在到年底,必须销毁的受感染生猪数量或将达30万头。       总理指令指出,此次疫情存在大规模传播风险,对畜牧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影响众多企业、合作社、养殖户的生产经营活动和粮食供需。     为及时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确保春节及未来猪肉供应,总理要求各部委、地方集中力量切断疫情感染链,不允许新的“疫窝&dquo;出现。     指导职能部门在边境口岸、通道严密监控来自非洲猪瘟疫区国家的人员和交通工具,严查各类违规行为。     韩国:再现非洲猪瘟疫情     韩国当地近日再传有猪感染非洲猪瘟(ASF),有报道指出在江原道宁越郡、平昌郡、春川市、三陟市等4个市郡,共发现8只野猪感染非洲猪瘟。       根据韩媒报导,江原道今(29)日宣布,26日在宁越郡金斗笠面角洞里发现的1只野猪尸体,以及在平昌郡大和面某深山所猎捕的1只野猪,皆被验出感染非洲猪瘟病毒。而金斗笠面角洞里早在25日,就已先发现1具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的野猪尸体。     同日,在春川市南山面寿洞里有人透过打猎时捕获的2只野猪,与在三陟市末老面内末老里所发现的2头野猪尸体,还有宁越郡北面文谷里发现的1只野猪尸体,分别全被检测感染非洲猪瘟病毒。     对此,韩国防疫当局表示,已针对检测非洲猪瘟病毒方圆10公里以内的7间农场发布移动限制令。而据悉,江原道目前已累积有1074起野猪感染非洲猪瘟的病例。     俄罗斯:新发一起非洲猪瘟疫情     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消息,2021年11月26日,俄罗斯农业部向OIE报告称,俄罗斯发生一起非洲猪瘟疫情。       此次疫情的发生地为奔萨州的涅韦尔基诺区和库兹涅茨克区,于2021年11月24日得到确认,疫情源头未知或不确定。经临床与实验室检测发现,有15头猪疑似受到感染,其中2头发病并死亡。     目前疫情尚未结束,俄罗斯农业部将每周提交后续报告。     农业农村部:非洲猪瘟病毒有所抬头     12月1日,农业农村部组织召开全国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总结会议,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结合秋防检查调研情况,分析面临的形势和问题,部署下一步防控重点任务。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按照“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dquo;的工作定位,扎实做好动物防疫工作,全国动物疫情形势总体平稳,未出现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非洲猪瘟病毒已在我国定殖,布病等重点人畜共患病有所抬头,周边国家和地区动物疫情多发频发,关键环节监管存在短板漏洞,疫情形势仍然复杂严峻,现实威胁和风险隐患依然很大。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各地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人病兽防、关口前移,毫不松懈抓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着力推进高致病性禽流感、布病等重点人畜共患病源头防控。     强化各项防控和监管措施,做好技术指导服务,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的底线,不断夯实畜牧业生产安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物安全基础。     国家首席兽医师李金祥主持会议。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通报全国秋防检查调研总体情况,辽宁、江西、山东、四川、陕西等5个省在会上作交流发言。各省(区、市)农业农村部门分管负责人、承担全国非洲猪瘟入场采样监测任务的6家单位有关负责人在分会场参加会议。     图文来源:农业农村部、驻胡志明市总领事馆经济商务处、网络综合
    阅读(322)
    评论(0)
    阅读全文>
  • 发布时间:2021-12-24
      引起猪腹泻的原因众多,主要包括病毒性、细菌性、寄生虫性、营养性和中毒性等,其中猪的冠状病毒是最为常见的致腹泻主要病因,这种冠状病毒主要有: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两者均为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成员,均可引起猪急性水样腹泻、呕吐和脱水症状的发生。前者对哺乳仔猪具有较高的致病率和致死率;后者则可引发各种年龄段的猪发病,但以10日龄以内的乳猪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    病原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对外界抵抗力不强,常用碱性消毒药能很快将病原杀死。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在阳光下暴晒6小时即被灭活,但放在阴暗处7天还能感染,粪尿中病毒粒子在5℃下存放8周、20℃下存放2周以及35℃下24小时仍具有感染性。     病毒不耐干燥和腐败,在PH值4-9时稳定,PH值3时死亡,这个特性有利于自身抵抗胃肠的酸碱环境,该病毒在光、紫外线照射下迅速灭活。     常用消毒药:0.03%甲醛,1%苯酚,0.1%-0.3%次氯酸钠,0.5%-1%氢氧化钠,0.3%-0.5%过氧乙酸以及碘制剂等均可以杀灭。    流行特点     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病毒从粪便排出污染环境而散播传染,感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和呼吸道,健康猪采食了含有病毒的饲料、饮水,经呼吸道吸入了带病毒的空气、尘埃而感染。     特别是密闭式猪舍,在秋末初冬湿度大、温度低及高密度饲养的猪群更易感染。猪群一旦感染,传播迅速之快,几天之内就可以使全场的猪只发病。    临床症状     两病的临床症状较为相似,患病初期体温正常或升高,食欲不振或废绝,精神萎靡,时有呕吐症状发生,排灰色或灰黄色水样粪便,有酸臭味,粪便中含有未消化的食物,常伴有脱水症状。     日龄较大的猪症状不明显,日龄较小的猪进食后易发生呕吐症状,排水样粪便,剖检病猪发现,肠管胀气,肠壁变薄,肠内有黄色内容物,部分肠系膜呈现树枝状充血,肠绒毛萎缩变短,甚至消失。     这两种病毒是养猪业的大敌,防治不好会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一定要做好防治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预防     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群抗病力。加强管理可以提高猪群的抵抗力,为抵抗外界病原侵袭打下基础。保证良好的饲养环境有助于减少猪群应激,降低环境中的病原。保持产房相对稳定的温湿度,为新生仔猪构建一个舒适的环境。     加强母猪饲养管理,保证充分的营养,不仅可以保证母猪自身需求,也可为仔猪提供营养充足的母乳。在晚秋至初冬及寒冷季节注意天气变化,尤其是产房和保育猪舍,产房昼夜温度要在25℃左右,保温箱内温度要在30℃以上,保育猪舍温度要在22℃以上。     在保暖的基础上做好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地面干燥,防止贼风侵袭,防潮湿,室内湿度保持在65%以下。     2.健全生物安全措施,防止病原传播。良好的生物安全措施可以防止病原微生物传入猪场,切断场内传播及往外扩散的途径。采取分点饲养或分区饲养,严格执行“全进全出&dquo;的饲养模式。生活区、生产区、粪污处理区及无害化处理区有效分开,避免净道、污道交叉。     制定科学的人员、车辆和物资的消毒程序,确保生物安全措施的落实。饲养人员进入猪舍要更衣,换工作鞋,踏消毒池。洗净双手,经消毒后方可进入猪舍工作。     猪舍内每天认真清扫、洗刷,每三天带猪消毒一次,药物可选用0.3%-0.5%次氯酸钠和过氧乙酸,环境及猪舍内地面可以用2%的火碱消毒。     3.合理使用疫苗,建立科学免疫程序。由冠状病毒引起感染的猪腹泻病,目前仍缺乏有效的临床药物,采用疫苗免疫接种是主要的预防措施。     由于这两种病原有相似的传染途径和临床症状,故临床上两种病毒的感染难于鉴别,很难区分是一种病原感染,还是混合感染,所以现在市面上多数是两病的二联苗。     免疫应根据猪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进行防控。但由于猪流行性腹泻毒株的变异,现在各个猪场对免疫防控的保护效果反应不一。     因此,在采用二联苗免疫效果不理想的猪场,可以参考国内外防治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常用方法,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猪的粪便或发病仔猪的肠内容物感染妊娠孕母猪,刺激其产生母源抗体,降低新生仔猪的死亡率。    治疗     这两种病尚无特效疗法,对症治疗可以缓解症状,防止继发感染;加强护理可以减少死亡。具体做法如下:     1.一旦发现疑似病例,积极隔离诊治,避免疫情在猪群中扩散和蔓延。病猪隔离期间,全面清洁、消毒。安排专舍专人看护,避免疫情恶化。     隔离诊治期间,尤其留意妊娠母猪和仔猪的保护和管理。严格封闭化管理,禁止病毒携带者进入,尤其禁止进入母猪产房。饲养管理人员严格隔离,做好消毒防护。     2.对病猪可以试用抗菌素等药进行治疗,对脱水严重的病猪可以用10%葡萄糖盐水加适量抗菌素进行腹腔补液或口服补液盐水。     口服补液盐水配方: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氯化钾1.5克、葡萄糖20克,加凉开水至1000毫升,供猪自饮或灌服,可以较好地纠正猪体内脱水。     图文来源:猪知乐
    阅读(361)
    评论(0)
    阅读全文>
  • 发布时间:2021-12-24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12月15日表示,从未来走势看,CPI温和上涨还是有比较多的有利因素。从食品看,全年粮食丰收,为食品价格保持稳定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今年粮食产量已经连续7年保持1.3万亿斤以上,是食品价格稳定最重要的基础。鲜菜价格涨幅较高是阶段性的,主要是由于冬季气候因素的影响。从环比看,11月份鲜菜价格环比上涨6.8%,涨幅比上月回落9.8个百分点。目前生猪生产和供应、产能恢复已经达到了正常水平。冬季一般是猪肉消费比较旺盛的季节,受到元旦和春节假日因素的拉动,猪肉价格可能还会有所改善。但是总的看,生猪供应总体上逐步恢复,下阶段大幅上涨的可能性是不大的。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网)
    阅读(302)
    评论(0)
    阅读全文>
  • 发布时间:2021-12-24
    藏猪主产于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少有的高原型猪种,属于我国地方品种资源。藏猪生活于高寒山区,具有适应高海拔气候环境的特点。据了解,西藏首例克隆藏猪于2020年12月诞生,标志着体细胞克隆保种技术在西藏首次成功运用。 今年8月开始,西藏农牧学院开展体细胞克隆藏猪自然繁育试验,并完成体细胞克隆藏猪的配种工作。近日,西藏首例克隆藏猪顺利产下首批9头纯种仔猪。这些仔猪毛色纯黑,目前生长状况良好。 “体细胞冻存和克隆技术可以大量复制优良的种猪个体,从而加快猪的遗传改良进展,对保护地方猪种质资源和现实生产都具有重大意义。&dquo;西藏农牧学院科研处副处长商鹏说。 商鹏表示,近年来,为保护藏猪种质资源,西藏农牧学院采集藏猪遗传材料,采用超低温冷冻技术等现代手段加以保护,并将藏猪遗传材料纳入基因库进行长期保存。同时,西藏农牧学院还攻克了藏猪的体细胞培养技术瓶颈,现已保存600剂藏猪体细胞。 (文章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阅读(285)
    评论(0)
    阅读全文>
  • 发布时间:2021-11-25
    如何建立生猪养殖与市场需求的供求关系,关系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关系到如何降低生猪价格波动幅度,也是大部分生猪养殖区乡村振兴必解难题。 从目前我国生猪产业发展趋势来看,“调猪变调肉&dquo;的模式也逐步形成,这为“以销定产、以产定养&dquo;这种新型生猪(猪肉)供求关系,为生猪养殖与市场需求有效衔接模式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奠定了坚实基础。 运行的模式 由主销区的市场建设部门或市场供应的企业对本地需求的猪肉进行初步核算,作出采购预算,提前一个生猪养殖周期(6个月)向主产区的屠宰加工企业签订供销订单,支付一定比例的定金。主产区的屠宰加工企业根据供销订单,与周边养殖企业签订购销订单,并结合饲料、人工等成本做一个收购价,并按照收购价支付一定比例的定金。养殖企业根据屠宰加工企业的购销订单,组织生猪养殖。对于目前生猪市场价格波动过大、过快的问题,可以在协议价格上设定最低、最高限制,同时双方政府方面,也应当给予一定政策支持,用于降低市场供应企业和屠宰加工企业以及养殖企业的风险。从短期看,这种模式可能导致某一环节的亏损,但从长期看,各个环节均能获取相对稳定的利润,同时也能对生猪价格波动起到一定的平稳作用。 可行性分析 一个城市和一个地区,在猪肉价格平稳的条件下,其需求量主要取决于这个地区的人口、消费习惯以及居民收入等,总体相对平稳。对于生猪(猪肉)的主销区来说,其每年生猪(猪肉)的消费水平总体相对平稳,这就为“以销定产&dquo;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同时,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冷链物流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冷鲜肉的长途跨区域调运瓶颈已经得到有效解决,也得到了市场验证,这为“以销定产&dquo;提供了运输保障。 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分析。通过“以销定产以产定养&dquo;的生猪生产模式,虽然不能产生较大的经济利益,但可以平稳生猪价格,降低生猪行业各环节风险,平均各环节利益,最终形成利益共同体,推动整个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社会效益分析。一是能够促进生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通过该模式的推广,能够逐步抑制生猪价格的大幅波动,平稳生猪价格波动带来各环节的风险,从而促进生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二是能够有效解决风险,通过该模式的推广,能加快推进“调猪变调肉&dquo;的进程,大幅降低生猪活体调运比例,从而降低生猪调运引发的风险。三是能够确保生猪产品的质量卫生安全,通过该模式的推广,可以在订单合同内对生猪产品质量卫生安全进行明确,形成契约机制,同时,形成完整的流程,从而确保生猪产品质量卫生安全。四是能够有效促进乡村振兴工作。通过该模式的推广,最终订单能够到达乡村养殖户或合作社手中,在确保稳定利益的同时,能够积极吸引更多农村资源参与到生猪养殖行业,从而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文章来源:中国农网)
    阅读(336)
    评论(0)
    阅读全文>
联系我们

武汉家家乐饲料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武汉市江夏区郑店黄金工业

         园107国道旁黄金南路

邮编:430207

电话:027-84794303

手机:13886100579

传真:027-84794149

QQ: 3188277488

网址:http://www.whjjlfeed.com/

         http://www.jjlsl.com/

邮箱:info@jjlsl.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