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
发布时间:2023-05-31根据荷兰合作银行最新的猪肉季度报告,2023年初的疲软消费趋势使全球猪肉行业保持谨慎,因为它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目标。 经济增长放缓开始影响全球猪肉消费。尽管早期迹象表明最严重的通胀影响可能已经过去,但整个2023年都可能会感受到对消费的滞后影响。 在经济放缓的情况下,猪肉仍然处于有利地位,因为从历史上看,与牛肉和优质海鲜等更昂贵的蛋白质相比,对蛋白质的需求对收入的敏感性较低。 “尽管如此,我们看到零售价格居高不下限制了所有蛋白质的消费。消费者通过将日常购买转移到价值较低的蛋白质选择、转换渠道和转向更小的包装尺寸来继续节省资金,&dquo;荷兰合作银行动物蛋白高级分析师ChisineMcCacken说。 此外,在一些市场猪肉消费(和价格)显着上升之后,行业对2022年的乐观情绪以及其他市场对2023年大流行病限制的消费复苏的预期促成了2023年的计划供应增长。这种增长需要时间来抑制。 “欧洲供应放缓将有助于平衡行业,但高昂的生产成本和有限的消费者支持将需要采取更保守的生产方式来稳定利润率,&dquo;麦克拉肯说。 尽管预计2023年生产成本将略有改善,但各地情况会有所不同,风险管理仍将是成功的关键。全球原料库存处于历史低位,供应仍然紧张。阿根廷令人失望的收成将部分抵消巴西创纪录的2023年大豆和safinha玉米收成,使市场关注进口需求、黑海谷物供应(当前的贸易延期将在未来几个月到期)以及新作物的成功播种在北半球。 “荷兰合作银行预计全球谷物和油籽库存的小缓冲将在2023年推动饲料成本进一步波动,&dquo;麦克拉肯说。 雪上加霜的是,最近在中国、韩国、菲律宾和欧洲的商业运营中爆发的非洲猪瘟(ASF)加剧了人们对供应量下降和贸易中断的担忧。鉴于中国生猪存栏量大,市场对ASF爆发的反应仍然最具破坏性。对新损失的担忧促使农民在2022年底积极扑杀,并继续影响2023年初的补货率。然而,损失似乎已得到控制并且仍然是区域性的,这应该会限制市场影响。目前,全球猪肉供应似乎充足,但中国因疾病造成的大规模供应短缺将扰乱全球产业并推动猪肉价格大幅上行修正。 在其他地区,生物安全、遗传学和畜群健康方面的改善开始提高生产力。随着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影响开始减弱,许多市场的畜群健康状况正在改善。美国和墨西哥生产率的提高预计会带来额外的供应,并可能给市场带来负担,因为生产率的快速提高可能导致供应过剩并需要进一步的行业调整。 免责声明:本网站图片,文字等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
发布时间:2023-05-311、消费者对食品的看法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世界目前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一些变化是为了应对COVID-19大流行。其他则是由于全球力量的变化或下一个技术中心正在出现的地方。 “未来三到五年将是灾难性的。我可以看到我们的整个价值体系正在改变我们购物和购买食物的方式,&dquo;Gaye说。 这包括消费者在哪里购买食物,以及转向基于某人的微生物组或DNA的更加个性化的饮食。 2.人造蛋白质的创新 未来几年,人造蛋白质市场将继续创新和扩张,因为它有能力“扭转供应链的局面。 与用于制造培养肉的过程一样,空气蛋白是在发酵罐中使用CO 2、氮气和氧气产生的。拥护者说,由此产生的产品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营养素,对环境的影响低于传统农业。 3.消费者希望重新建立联系 虽然对环境的担忧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COVID-19让许多消费者重新燃起了与周围世界重新建立联系的愿望。 “这是人们第一次面对自己以及他们与其他事物缺乏联系,这引发了与环境的重新联系,&dquo;她说。 此外,更年轻的消费者,即Z时代,倾向于高度重视环境。这一点,以及致力于以不同于前几代人的方式做事,意味着这一人口结构将对家禽的饲养、饲养、加工和销售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4.善良将成为新商品 我已经多次写过关于可持续性的定义是如何扩展的。该术语曾经仅与环境相关,现在还包括动物福利、社会问题等。 这些理想都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当涉及到消费者时,善意已成为一种商品。 “曾几何时,我们可能只是认为仁慈是我们在与他人的关系中考虑的事情,&dquo;盖伊说。“但现在,善待一切和整个事件链很重要——无论是对我们的星球、对我们的员工、对我们的同事还是对我们自己。&dquo; 免责声明:本网站图片,文字等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
发布时间:2023-05-31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肉蛋奶等畜产品的消费需求越来越高,畜牧业的发展,不仅是成为建设农业强国、夯实国家食物安全基础的现实要求,也是提高农牧民增产增收能力、满足城乡居民动物营养需求的强力支点,同时,更是缓解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矛盾的实现路径。中国农科院日前发布的《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3》显示,2021年,中国畜牧业竞争力指数在135个国家中排名第5位,总体竞争力较强,但仍有不少卡脖子的问题亟待解决。 我国畜牧业竞争力较强 如何衡量一个国家的畜牧业竞争力?中国农科院副院长梅旭荣介绍,报告从供给保障、科技支撑、产业韧性和国际贸易四个维度,综合研判了我国畜牧业竞争力水平,结果显示,我国蛋禽产业竞争力指数在108个国家中排名第1位,表明中国蛋禽产业竞争力强且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生猪、肉羊和肉禽产业竞争力指数分别在112个、108个、109个国家中排名第6位、第5位和第7位,表明中国生猪、肉羊和肉禽产业竞争力处于世界相对较高水平。肉牛产业和奶业竞争力指数分别在124个、132个国家中排名第34位和第42位,表明当前中国肉牛产业和奶业竞争力相对较弱。 “畜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肉蛋奶是百姓菜篮子里的重要品种。&dquo;梅旭荣说,“从总体的研判看,我国畜牧业的综合竞争力处在较强的水平,尤其是蛋禽、生猪等产品,竞争力处在全球前列。但也要看到,肉牛产业和奶业的竞争力,仍然比较弱。&dquo; 对标强国还有哪些差距?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还不是农业强国,在畜牧业方面,也存在同样的现象。报告显示,对标农业强国,我国畜牧业仍有许多短板。 梅旭荣介绍,“以生产成本为例,我国禽畜产品的生产成本仍然较高。2021年中国生猪和肉鸡的出栏率分别为美国同期水平的86%和35%,料肉比分别是美国同期水平的1.1倍和1.3-1.4倍,生猪生产成本大概是美国同期水平的1.7-1.9倍。在饲料供给方面,中国玉米、大豆、苜蓿等饲料原粮和饲草供需缺口较大,且进口来源集中。中国82%大豆依赖进口,其中92%来源于美国和巴西;近三成的苜蓿商品草依赖进口,其中2022年78%来源于美国。&dquo; 我国畜牧养殖的土地承载力也处在高位,梅旭荣介绍,德国规定,每公顷畜禽饲养量分别限制为牛9头、羊18只、猪15头、鸡3000只、鸭450只,从这个角度看,我国畜牧业单位面积土地的承载力还是相对较高的。 加强种业攻关提高应对风险能力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在畜牧业中也是如此,报告显示,我国生猪、肉牛、肉羊、奶牛以及肉鸡优良品种对外依存度高,其中白羽肉鸡自主培育的品种仅占15%。 在应对疫病、价格波动等方面,也仍然需要更多有效的策略,梅旭荣表示,“未来应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重点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畜种和饲草料对外依存度、提升抗风险能力等途径发力,不断提升中国畜牧业竞争力。如通过调节种植结构,强化玉米、大豆以及优质牧草的生产,拓展饲料粮进口的渠道,降低饲草的对外依赖度。再如严控外来动物疫病的冲击、加强加工储备环节的‘蓄水池&squo;功能,平抑价格波动的市场影响等。&dquo; 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7%的肉类源自进口,玉米和大豆等饲料粮进口比例则达到27%,“要适度增加肉类进口,减少饲料粮的对外依存度,通过多进口肉类来减少粮食的进口,降低国际贸易的风险,同时要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畜牧业企业,强化海外布局。&dquo;梅旭荣说。 文章来源:新京报 免责声明:本网站图片,文字等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
发布时间:2023-05-31春节之后,猪价长期低迷,主流价基本维持在14.00-15.00元/公斤。市场生猪供应宽松,需求处于积极性消费淡季。供强需弱,虽然饲料成本有所下滑,但猪企依然亏损。 能繁母猪存栏影响10个月后的生猪出栏,那么一季度生猪出栏则由10个月之前的能繁决定。据Myseel 农产品数据调研,2022年5月到12月能繁一直处于增加的态势,叠加母猪性能优化,淘汰落后母猪产能,上半年生猪产能供应充足。另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生猪出栏同比增长6.7%,环比增长3.1%。今年不仅生猪出栏量多,出栏体重较去年同期更重。在5月中旬之前,今年生猪出栏体重普遍高于去年同期。2月中旬后猪价在二次育肥刺激、需求回暖预期提振以及市场情绪、政策引导等多重利多带动下而重回成本线附近后,部分区域养殖场有生压栏增重操作。加上极个别地区仍有大体重猪源出栏,故今年出栏体重较去年增加,年后体重下滑不明显,出栏体重处于高位。出栏量和出栏体重均增加,使得今年一季度全国猪肉产量达到1591万吨,环比增长14.4%,同比增长1.9%。在猪多肉多的情况,猪企亏损时间较长,年后猪企基本处于亏损的阶段。 春节之后消费基本处于季节性淡季,虽有屠企分割入库的操作阶段性提振,但消费恢复不及预期。2023年2月份屠宰厂就开始入库,冻品入库时间早;且猪价低位,屠企收猪顺畅,冻品库存高位。但进入4月下旬之后消费相对平淡,屠企主动分割入库积极性有所下滑,厂家盈利艰难,资金压力上升,致使开工出现回落。本周(第20周)屠宰开工率32.25%,较上周下跌0.16%。供强需弱,猪价表现低迷,猪企难逃亏损的局面。据Myseel数据显示,截至5月29日,本周生猪出栏均价在14.18元/公斤,自繁自养周均亏损223.62元/头,5.5月前外购仔猪本周亏损311.86元/头。 据Myseel数据显示,2023年4月123家重点规模场能繁母猪存栏量为509.15万头,环比减少0.16%,同比增长12.00%;85家中小散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减少1.84%,总计208家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去化0.22%。散户去化幅度大于规模场,但整体环比去化幅度缩窄,产能去化依旧较为缓慢。目前市场猪源供应充足,养殖端去化过程较慢,在供大于求矛盾下,短期猪价难有明显支撑。 免责声明:本网站图片,文字等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
发布时间:2023-04-284月份即将结束,一季度至今生猪价格两次探底两次反弹,供需博弈之下,可以说供应端的压力已经得到了一定的释放,尤其是即将到来的五一行情,以及后面的端午行情,都是养殖户出栏的节点。另外,由于大家比较看好二季度末的行情,也有可能再次激发一定的二次育肥行为,所以二季度供需格局可能比之前的明显宽松有所改善。 不过,目前生猪出栏体重还是偏高,所以还是需要一个去重的过程。另外,二季度的猪价如果想要顺利的涨起来还需要需求端的提振,尤其是供给端这个去重的过程以及节假日期间产能的释放是需要需求端出现超预期的反应才能突破这个利空。 总体来看,进入二季度随着消费端走出季节性淡季,以及供给端压力的改善,生猪养殖存在扭亏为盈的可能性,但盈利水平相对有限。因为从能繁母猪的存栏数据来看,二季度开始生猪供应量将逐月递增。但二季度的消费虽然会比一季度好但整体还是处于一个消费复苏的阶段而不是大爆发的阶段,对生猪价格上涨的支撑力度也比较有限。 综合来看,二季度猪市末存在扭亏为盈可能,但这取决于生猪出栏均重下降以及需求端回暖的支撑。
-
发布时间:2023-04-28【导语】“淄博烧烤&dquo;火出圈,引发全社会广泛关注。同时烧烤带动省内猪肉鲜品流转速度加快及消费增量,一定程度上对部分地区猪肉价格形成支撑。叠加五一假期旅游人数增加,对猪肉价格仍产生利多效应,但市场将进入传统需求淡季,预计烧烤热对部分地区提振作用明显,却难以撬动整个国内猪肉需求。 1.烧烤热度持续,山东省猪肉价格处于区域高位 自2月末以来,“淄博烧烤&dquo;话题持续火热,一定程度上带动肉类消费。根据卓创资讯数据调研,截止到4月23日,山东省猪肉市场价格为17.95元/公斤,较4月最低点上涨3.46%,较3月初下滑10.55%。山东肉价明显高于周边的河北、河南等地。但烧烤作为终端消费形式之一,能否撬动猪肉需求,这主要是由猪肉总产量与下游总需求决定的。 2.山东省生猪出栏计划环比减少,但整体供应充足 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重点样本企业生猪计划出栏量环比增加0.31%,但山东省环比缩减9.91%,这亦支撑山东省猪肉供应较周边省份减少,成本较高,带动猪肉价格亦高于周边省份。但考虑到前期二次育肥在4月出栏等因素,综合评估4月份山东省整体生猪供应仍较为充足,能够满足下游屠宰持续增量态势。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3月份以来山东生猪屠宰量震荡增加,开工率亦小幅上涨。截止到4月21日,山东省重点样本企业屠宰量为6.4万头左右,环比3月初增加4.92%;开工率为32.63%,较3月初提高2.25个百分点。 3.烧烤热带动省内猪肉鲜品流转,省内鲜销比例高于省外 淄博烧烤所需猪肉多来自山东省内,其中50%来源于临沂,30%来源于潍坊,而淄博市内仅占12%。这主要是由于临沂、潍坊是山东省猪肉产量最多的两个市场,两地占比达60%,是猪肉交易较为活跃的地区。淄博烧烤的火速出圈,带动潍坊、临沂、青岛等地的鲜品交易量,一定程度上对猪肉价格形成利多效用。3月份以来省内分割品鲜销量逐渐增多,且省内鲜销量亦逐渐高于省外。截止到4月21日,山东省内分割品鲜销量为34419.19头,而省外鲜销量仅有19614.38头,省内与省外的比例高达1.75。因此“烧烤热&dquo;带动省内猪肉鲜品流转速度,同时省内鲜品消费增多,利多猪肉价格。(比例=省内鲜销量/省外鲜销量) 4.五一临近,烧烤热度提振地区猪肉需求 二季度山东地区猪肉供应或存减少预期。卓创资讯监测重点样本生猪存栏量数据显示,受冬季仔猪腹泻及常规疫病影响,山东散户存栏减少幅度较大,规模养殖场存栏基数亦不高,因此二季度生猪出栏量或有一定程度上降低。另外,临近五一,山东省内规模养殖场出栏量或缩减,供应收紧,对猪肉价格形成利多支撑。 传统消费淡季或削弱需求利多效应。二季度是猪肉产品传统的消费淡季,全国需求端难有明显好转。但五一假期来临,淄博或将迎来近年最火热的五一。公开数据显示,五一期间淄博旅游订单(含酒店、景点门票)同比增长超2000%,淄博市的住宿预订量较2019年上涨800%,增幅位居山东第一;传统烧烤季的来临,或带动猪肉消费增加,从而在需求端对山东省内猪肉价格形成支撑。但因烧烤所需食材种类较多,区域波动涉及范围亦有限,因此“烧烤热&dquo;对地区猪肉需求有一定提振,但难以撬动全国猪肉市场需求。 综上所述,“淄博烧烤&dquo;的快速出圈一定程度上带动省内猪肉鲜品流转及省内鲜品需求增加,对猪肉价格形成一定支撑。随着五一临近,旅游人数增加,带动烧烤热度持续,局部地区的需求端亦进一步产生利多效应,但猪肉需求总量增幅有限。文章来源:博亚和讯 免责声明:本网站图片,文字等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
发布时间:2023-04-28断臂求生 行情高峰时期扩的规模,成了低迷时期的“枷锁&dquo;。为了应对低迷行情的冲击,先求“稳&dquo;再谋发展,选择缩减规模,“断臂求生&dquo;,不失为当下的可取之策。 譬如近日朋友圈流传的案例:罗老板在非瘟时期逆势而上,在猪价低谷期,为保存猪场实力,将猪场规模从6000头缩减至1500头。不仅如此,罗老板还借助资源,在引种、猪精、配种等方面都做了相关的提升,提升员工工作能力,打造一支优秀的团队,将猪场的受胎率做到了90%-94%,窝均健仔数14-15头,窝均断奶数14头,25天断奶重7.5公斤,其7公斤断奶仔猪达到360元/头的水平,与行业龙头企业站在了同一梯队。 普遍降薪30%,裁员30% 近日D音上一个“猪小弟&dquo;的播主视频流传开始大规模降薪裁员,视频留言显示,配怀工资从1W+降为9500元/月。 据牧通人才网报道,普遍降薪30%左右,后勤岗面临劝退,有规模猪企现在仅留刚需,饲养员也可以当后勤来使。薪资降幅超30%,人员优化精简达到30%。 降本增效之风吹了一年又一年,企业想尽各种方法缩减开支,尤其当猪价跌得厉害的时候,降薪传闻便愈演愈烈,比如当下。 取消生物安全奖成基本操作,就这工资便一般少500元左右。其次受到冲击的便是能否带薪休假。 有人介绍:招聘时说月休四天,如果不休算加班。可入职后变成5000工资平摊30天,休息的话要扣日均工资。有人4天扣500元,夸张的,便是有人一天扣300,已跑路。 有的企业采取一刀切,直降2K左右“打折&dquo;;有的企业从底薪着手,幅度大概35%-40%;还有的企业选择片区调整,部分区域系数上调1%,部分地区又下调1.8%,在职者反映整体降薪30%上下浮动。 从业人同岗收入差距拉大。有人被4月待发的年终奖钓着,有人等来了季度奖金通知却临时被取消。没到手的钱充满了未知,这个月工资到手下个月又变了结算方案。 有的甚至一个省只留一个实验室,其他准备取消,样品发快递给总部检测;而之前卫生、洗衣服、物资领取浸泡都有专人负责,现在都是生产员工轮岗做。 在生物安全防控常态化的趋势下,对于大集团来说,员工已经训练有素,流程也熟知。在保证猪场正常运营、员工工作满负荷情况下,将不增值的岗位逐渐退出,也是较快速降本的一条出路。 而对于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中小规模场来说,平时招人就难,留下来的优秀人才就更少,上述集团的操作方法,谨慎效仿。但是下文1000头规模场“加薪+工作量&dquo;的做法,是值得腰部猪场学习的。 加薪+工作量=提高单位效率 当有的猪场正在执行:主管开8000给7000“明升暗降&dquo;的操作时,山东莱州市海跃丹美种猪繁育场的赵燕老板,就明确表态:“员工都加了五百/月,场长加了一千。我就要加工资,要他们珍惜现在的岗位,努力的干,加班干,辛苦干,提高单位效率。&dquo; 据其总经理明志刚讲述,现在为了节约成本,公司做自配料,工人自己打饲料,工作量是增加了,但总饲料成本反而下降了,前几天豆粕涨价前定的3750元/吨,东北母乳料猪玉米2880元/吨,一吨饲料平均价降了300元。&dquo; 对于一线从业者来说,“加工资+一定的工作量&dquo;比“降薪+工作量&dquo;更有干劲,而猪场也能留住肯吃苦、更上进的优秀员工。 腰部猪场过度注重数字化管理,降本增效成僵局 为降本增效,猪场数字化管理成了大势所趋。猪场导入数字化管理,让猪场的账算的更清楚,但也陷入了发展的僵局。 比如在采购生产产品方面,负责数据管理者,偏向考虑平均成本,而生产管理者就看重产品对生产成绩的提升。这一点弊端在腰部猪场显现的非常明显,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甚至让一些场PSY回到了十年前十个多点的水平,配种率也只有百分之八十多点。 而在集团场,因为体量大、资金足,职业经理人可以通过相互间的竞争,与公司签订经营业绩目标,来达到预期的降本增效,效果较佳。 供应端夹缝中求生存 在养殖端面临低迷行情威胁时,而产业又正处于升级时期,不管愿不愿意,供应端都被裹挟加入“降本增效&dquo;队伍中来,这对经销商、创新型企业、外企的冲击尤其大,据某动保企业市场部负责人透露,进入龙头企业采购目录的外企,仅剩1家。 随着规模化进一步集中,通过体量与供应端议价,猪场缩减了采购成本,在一时之间快速达到降低成本的结果,而长此以往或将被反噬。 有的企业为了拿到大订单,甚至亏本边缘也接单,只为在行业升级过程中,先占领市场生存下来再谋发展。 但供应端的利润过度被压缩后,放在新产品新技术上的研发、更新迭代等费用,将会相应减少,从而导致真正提升养猪成绩的相关技术、产品,难以得到长久落地。 大集团为了满足自己在养猪生产成本、生产成绩提升的需求,甚至收购相关的上游企业,为自己服务。 而中小规模场,最终可能将会面临相关供应端减少甚至消失,最终采购成本越来越高,或者生产成绩提升过程中,相关产品辅佐的力度有限,从而失去降本的可行性。 这在占养殖成本70%的饲料上,养殖户可能感受更深。因为饲料原料价格一直处于高位,部分饲企为了维持市场销量,执行全面“豆粕减量替代&dquo;,在营养标准上做减法的技术不成熟,导致猪场的生产成绩下降,肉质受损,最终买单的还是养殖户、猪肉消费者。 最终导致养猪业陷入“越降本,成绩越差&dquo;的恶性循环中,不可自拔。 以上内容为笔者步入养猪业十几年来的所见所闻所感,如有不妥之处,请多多指教,在文章末尾留言,汇集行业人士千言万语,方能共促行业发展。
-
发布时间:2023-04-28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4月25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19.35元/公斤,比4月20日的19.25元/公斤小幅上涨了0.5%。 “今年1月份以来,全国生猪价格处于低位震荡状态。&dquo;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对记者说。据农业农村部监测,全国生猪价格自去年11月第1周开始回落,今年2月第1周跌至14.92元/公斤后小幅反弹至3月第2周的15.95元/公斤之后又开始回落。4月第3周价格为14.36元/公斤,环比下跌1.8%,同比上涨6.1%,今年以来累计下跌16.9%。猪肉价格自去年11月第1周持续下跌至今年2月第3周的26.70元/公斤,仅小幅反弹2周后又开始小幅回落。4月第3周价格为24.39元/公斤,环比下跌1.9%,同比上涨6.1%。 “猪肉价格一直弱势下跌且跌幅高于生猪价格,一方面是因为目前总体仍处于消费淡季,另一方面说明市场情绪对生猪存栏结构、出栏节奏和猪价短期影响较大。&dquo;朱增勇说。 专家解释,2月中旬和4月20日以后猪价反弹,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常态后猪肉消费出现短期报复性反弹以及节日效应带动。春节后社会餐饮、团体消费等逐步增加,“五一&dquo;假期来临提振备货需求,猪肉消费好于去年同期,带动生猪价格呈现反弹迹象。不过,节后猪肉消费需求总体处于淡季,同时出栏重量仍处于较高水平,因此猪价反弹幅度较小。二是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有所增加。虽然今年以来猪价低迷,但养殖场户普遍看好下半年行情,补栏积极性明显增强。仔猪价格自2月第2周开始反弹,4月第3周全国仔猪每公斤为36.52元,同比上涨39.2%。由于压栏和二次育肥情绪升温,2月和3月,全国规模猪场购入中大猪数量连续2个月增长。投机情绪再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给压力,支撑了猪价。同时,由于目前国际市场猪肉价格处于较高水平、国内冻品库存下降而餐饮消费需求增加,国内屠宰加工企业在猪价低于15元/公斤时加大了鲜肉转冻肉的加工量,因此在2月和4月,鲜肉转冻肉加工量均有所提升。 后市会怎样呢?先看生猪产能,3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305万头,同比增长2.9%,环比下降0.9%,相当于4100万头正常保有量的105%,处于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的上线。从新生仔猪数量看,自去年10月至今年3月全国新生仔猪数量同比增长,预示着未来半年生猪出栏量将保持稳定增长。从中大猪看,3月末全国规模猪场的中大猪存栏量连续2个月环比、同比增长,压栏大猪在5月份开始陆续出栏,预示着短期猪价温和反弹,大幅回升的可能性不大。再看猪肉消费,疫情后猪肉消费报复性反弹后,逐渐转入季节性增长和恢复阶段,消费需求将逐渐回暖,有望支撑猪价继续温和反弹。最后看猪肉进口,今年1月至3月鲜冷冻猪肉进口53万吨,同比增长27.7%。朱增勇预计,二季度全国生猪价格将会继续温和反弹,下半年逐渐向好,全年猪价将呈现窄幅震荡特征。如果不考虑压栏肥猪和二次育肥的情况,6月生猪养殖有望重回盈利区间。当前生猪养殖全行业亏损,预计2023年养殖成本将会有所回落,生猪养殖效益将回升到常态水平。 专家建议广大养殖场户顺时顺势出栏,不要大量补栏母猪,特别是不要在价格回升时盲目压栏和二次育肥。可紧盯农业农村部官方发布的能繁母猪存栏等预警信息,客观、冷静地看待市场预期。来源:中国经济网 免责声明:本网站图片,文字等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
发布时间:2023-03-30猪价出现下跌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3年3月中旬与3月上旬相比,11种产品价格上涨,37种下降,2种持平。其中,生猪(外三元)价格为15.1元/千克,环比下降4.4%。本周全国生猪均价15.03元/kg,周比下跌0.46%,同比上周26.03%。15千克仔猪均价673元/头,周比下跌2.32%,同比上涨65.60%。50千克二元母猪价格1635元/头,环比下跌1.15%,同比上涨0.31%。 能繁环比下跌 根据涌益咨询2月数据,能繁母猪环比下降1.84%,其中华南增长2.23%,华北下降2.84%;小猪环比下降2.08%,去年同期环比降幅6.18%;中猪环比降幅1.45%,去年同期环比降幅4.62%;大猪环比降幅5.31%,去年同期降幅1.82%。北方地区春节前后猪瘟增加,多地母猪被动淘汰,受行情影响,不论是养殖散户还是养殖专门化集团,补栏速度都略有放缓。 需求支撑有限 与春节结束过后低迷的市场表现相比,近期生猪市场需求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温,但目前仍然处于季节性需求淡季,对比供给增量,需求支撑仍然有限。因生猪养殖利润维持低位,并且随着气温的上升,对肥白条需求减弱,养殖端加快出栏节奏,本周全国出栏平均体重为122.32公斤,环比上涨0.27公斤。 从屠宰消费来看,本周样本全国大型规模屠宰企业屠宰量为107.55万头,周比上涨2.47%;样本省级规模屠宰企业屠宰量75.89万头,周比上涨2.93%;样本乡镇级屠宰企业宰杀量432头,周比增长8.54%。屠宰消费需求量提升,但屠宰企业冻品库存量偏多,继续分割入库的积极性有限,对生猪需求的支撑效果减弱。 综上所述,需求端缺乏利多因素,生猪市场仍然处于“供强需弱&dquo;的格局之中,上行驱动力不强,现货情绪低迷,生猪盘面弱势震荡。 免责声明:本网站图片,文字等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
发布时间:2023-03-20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3月14日,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主持召开部党组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研究贯彻全国两会安排部署。 会议指出,今年的全国两会是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大会。习近平同志再次全票当选为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反映了全体全国人大代表的共同意志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必将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部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决拥护“两个确立&dquo;,自觉增强“四个意识&dquo;、坚定“四个自信&dquo;、做到“两个维护&dquo;,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部署上来。 会议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任务和实践要求,为新时代新征程各项工作开局起步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对建设农业强国作出专门部署,就稳产保供、产业振兴、乡村建设、农村改革等提出明确要求,在与代表委员的交流中就粮食安全、乡村人才振兴、乡村产业发展、工商资本下乡等作出重要指示,蕴含着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如何推进“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dquo;的深邃思考。 政府工作报告继续把“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dquo;列入主要预期目标,并对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专节部署。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落实,扎实做好三农各项工作,坚定不移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以农业之强铸牢强国之基。 会议强调,要抓紧抓实夏季粮油生产,督促指导各地加密冬小麦墒情苗情监测,落实好春浇春管等措施,促进苗情转化升级。要强化大豆政策支持,全力稳定东北大豆种植面积,尽可能扩大新疆棉豆轮作和西南、黄淮海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系统抓好大豆大面积提单产,确保面积稳定、产量提升。 加力推进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抓好农业科技职能机构调整衔接,研究谋划农业科技创新的布局安排,细化用好农业科技的抓手载体。围绕“土特产&dquo;要求,系统谋划推进乡村产业发展,避免简单下指标、定任务,健全乡村产业政策体系,研究乡村人才支持政策措施。坚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机构改革方案安排,优化农业农村部职责,稳妥有序推进机构改革有关工作。 会议要求,要认真做好全国两会精神学习贯彻各项工作。各司局单位要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专题研讨等多种方式,迅速兴起学习贯彻热潮。全面梳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以及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硬指标硬任务,提出落实方案,细化分工安排,建立工作台账,逐项推动落地。认真办理两会建议提案,把承办工作落实到人,按时高质量办结。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文章来源:农业农村部
推荐博文
- 4 荷兰合作银行:2023年全... 347
- 5 食品未来学家的 4 种消费... 258
- 6 我国畜牧业综合竞争力全球第... 206
- 7 猪企依然亏损 生猪产能仍需... 188
- 8 业内:二季度生猪养殖存在扭... 209
- 9 淄博烧烤热的启示:烧烤季能... 245
- 10 寒冬将至?断臂求生,裁员降... 266
- 11 生猪价格将温和上涨 225
- 12 中粮期货:上行驱动不足,生... 229
- 13 农业农村部:强化大豆政策支... 262
推荐产品
联系我们
地址:武汉市江夏区郑店黄金工业
园107国道旁黄金南路
邮编:430207
电话:027-84794303
手机:13886100579
传真:027-84794149
QQ: 3188277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