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
发布时间:2022-04-27黑海地区是全球主要粮仓之一,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国际粮食价格飙升。此时的南美国家嗅到了机会,准备积极扩大产量,填补供给缺口。 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显示,全球粮食成本达到创纪录的水平,“毁灭性的饥饿&dquo;问题呈恶化趋势。这场“营养危机&dquo;信号在数千英里之外的“南美粮仓&dquo;巴西和阿根廷传播开来。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南美地区的许多农业企业都希望从这波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中收获更多,一些企业纷纷扩大产量,甚至转移到新的产区。巴西里贝朗&middo;普雷托市的农民Jos&eacue;OdilonDeLimaNeo今年除了种植甘蔗和大豆外,还计划播种其他的作物。他表示由于乌克兰和俄罗斯夏季种植的不确定性,小麦可能会有投资机会。但与此同时,燃料、化肥和动物饲料等关键农业投入品的成本上升,有可能拖累其粮食生产的能力。 农作物价格飙升南美多国积极扩产 尽管巴西大部分热带气候不利于小麦生产,但其今年的小麦产量比去年全年都要多。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专家们认为,作为传统小麦净进口国的巴西有望在未来实现自给自足,甚至成为净出口国。但也有人发出质疑声,巴西农业企业综合协会(ABAG)主席CaioCavalho警告说,在短期内,人们对冲突持续时间和售往何处存有疑虑,农业总产量不太可能大幅增加。Cavalho补充说,如果生产商没有安全的市场可供销售,他们就不会冒险扩大供应。虽然巴西在中国、中东和俄罗斯有着强劲的销售,但许多经济体对其产品仍然相对封闭。目前,南美地区的产量增加可能有助力填补玉米供应缺口。根据美国农业部最近的一份报告,冲突前,乌克兰预计将成为第三大玉米出口国,次于巴西。 与大豆类似,玉米主要用于饲养牲畜。巴西农业统计机构Conab估计,2022年巴西玉米出口量将增加四分之三。此外,阿根廷潘帕斯地区的农民正在种植更多的葵花籽,除了价格激励外,另一个激励因素是葵花籽能很好地适应干燥的土壤,需要较少的化肥。 南美扩产之路也存在重重困难,如政府干预、柴油短缺、干旱气候、肥价飙涨等。 免责声明:本网站图片,文字等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
发布时间:2022-04-27交通受阻 3月中下旬以来,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多地暴发。在这一轮疫情防控中,对传染率陡增的奥密克戎病毒,各地采取了一系列封控措施,原本在高速路上畅行无阻的货车司机们发现,上下高速路都变得困难,进城装卸货更需要完成一系列审批手续。 同时,各地不再允许货车司机从国道穿行,他们几乎只能走收费的高速公路。 多出来的过路费,叠加近期油价上涨,让运输成本大大增加,且因一些地方疫情防控举措升级,不少地区陆路运输受到影响,饲料、生猪运输不畅。承担着物流保供任务的货车司机,被各地防疫政策困在路上、甚至是被困在货车上。 截止4月10日,全国共有678个高速路收费站关闭,这些站点主要集中在辽宁、江苏、浙江、安徽、福建、陕西;364个关停的服务区则集中在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河北、山东。 而这些正是中国城市物流最集中、最发达的省域。 这也是为什么关闭的收费站和服务区在全国的占比仅5%,但对货运物流的影响会如此明显和广泛,货运受阻情况从物流枢纽上海到长三角、到山东半岛、再扩散至全国大部分地区。 国务院出手保障 4月14日,据交通运输部网站消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交通管控与运输保障专班发布《全力做好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 高速公路防疫检测点应设在收费站外广场及以外区域,严禁在普通公路同一区段同一方向设置2个(含)以上防疫检测点,严禁擅自阻断或关闭高速公路、普通公路;严禁防控措施简单化、“一刀切&dquo;。 受疫情影响的高速公路服务区要坚持开放运营状态,不得擅自关停,确需关停的应报经省级联防联控机制批准后方可实施,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高速公路服务区临时关停期间,要在不影响防疫工作基础上,继续保留加油、如厕等服务功能。 涉疫地区(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区)所在地的省级交通专班,要按照国办发明电〔2022〕3号文部署要求,根据本地疫情防控形势和重点物资运输需求,提请省级联防联控机制适时启动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制度,按照全国统一式样制发《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样式见附件,以下简称《通行证》),并畅通办理渠道,明确办理条件、程序、范围、渠道和时效,确保办理便捷。 对于持有《通行证》跨省份进出涉疫地区车辆,各地要保障顺畅通行,有条件的地区设立要专用通道保障快速通行。 对于司乘人员通信行程卡绿色不带*号的运输车辆,在符合防疫要求的基础上,各地不得随意限制通行。 求助热线 通知发布后,运输难题确有改善。 截止到4月16日24时,全国高速公路因疫情关闭的收费站由此前的678个减少到219个,意味着459个高速收费站重开;关停的服务区由此前的364个减少到76个。另有14省份已无关闭关停的高速收费站和服务区。 虽然全国高速公路因疫情关闭的收费站下降了67.7%;关停的服务点下降了79.12%,但是到达地方后层层加码的现象依旧还有少部分地区存在,以货车车籍地作为限行的依据,对于车籍地位中高风险的货车司机一律劝返,导致部分地方出现封堵。 在4月15日晚间,农业农村部发布新闻动态开通热线电话,今后在运输农资、畜牧业产品、水产品的过程中,司机如遇违规阻拦运输的情况,可拨打以下热线反馈,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春耕农资保供问题受理电话:010-59191312(受理范围:春耕期间农资流通运输、进村到店、到田施用中遇到的堵点卡点问题) &quo;菜篮子&dquo;产品产销对接问题受理电话:010-59199459(受理范围:农产品滞销卖难问题) 畜牧业产销秩序问题受理电话:010-59192874(受理范围:仔畜雏禽及种畜禽、饲料、兽药、畜产品等运输通行,饲料企业、畜禽养殖场因疫关停和复工复产问题) 010-59194768(受理范围:重大动物疫情举报) 水产品产销秩序问题受理电话: 010-59192948(受理范围:水产苗种、饲料、水产品等运输通行问题) 另有: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交通管控与运输保障专班联系电话:010-65292831; 交通运输部公路保通保畅工作专班联系电话:010-65292772; 交通运输部船员换班工作专班联系电话:010-65299809。 图文来源:交通运输部网站、南方都市报、百度图片
-
发布时间:2022-03-31截至到目前,2022年已经进行了两轮中央储备肉的收储工作,收储量分别为4万吨和3.8万吨,总量为7.8万吨。储备肉收储不仅可以增加短时猪肉需求,还可以增强养猪户对后续猪价的信心,减少生猪出栏,一般收储消息公布后猪价就会迎来上涨。可两轮收储之后,现在的猪价反而跌到了5块2。 猪价以下跌为主,局部地区保持稳定和小涨,华东区除了江苏下降0.3元之外,其他地区普降0.1元,区域内的价格已经降至5.8-6.4元;华中区降幅0.1-0.2元,湖北区域内的价格为5.6-6.9元;华南区广西和海南保持稳定,广东下降0.1元,价格相对稳定在5.8-8.7元;华北区全线下跌0.2元,区域内价格降至5.6-6元;东北区全新下跌0.1-0.2元,区域内的价格为5.3-5.8元;西南区全线下跌0.05-0.2元,区域内的价格为5.4-6元。西北区的价格最低为5.2-5.8元。而这紧紧还是屠宰企业的报价,最终养猪户在卖猪时的价格比这个价格还要便宜0.1-0.2元。 那是什么原因导致储备肉都收储了二轮了,猪价还在跌的这种反常现象呢?根本原因还是现在的猪太多了,产能超出需求的量远高于储备肉的收储量。2021年9月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459万头,要知道4100万头就可以满足国内需求,多处的359万头,按照一头母猪一年出栏18头肥猪计算,就是6462万头,平均到一个月为540万头左右,这540万头猪又可以提供90万吨的猪肉,而收储量还不足8万吨。 次要原因是对于收储,养猪户不再感冒,养猪户已经意识到收储改变不了生猪供过于求的现状,对于猪价的提振效果有限,继续压栏只会加大亏损,养猪户不再压栏收储提振猪价的效果就大打折扣。 近日,发改委又发布了文件称将会同有关部门启动年内第三批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同时指导各地加快收储。消息一出,市场并没有掀起波动,也未能引起业内的广泛讨论,以业内的反应推测对猪价的提振效果依旧有限。对于未来的猪价,有猪贩子表示要想上涨需要依托“两点&dquo;。 1、疫情稳定后的报复性消费增长 近期疫情再度出现反复,不少地区还处于爆发的上升期, 对餐饮行业造成了巨大影响,同时对于猪肉消费也是毁灭性的,而这也是导致猪价难涨的原因之一。不过大家憋了这么长的时间,后续一旦疫情稳定下来,中高风险区域逐渐解封,那么猪肉有望迎来报复性消费增长。再叠加清明、端午等节假日的冲击,猪肉消费才有希望赶上产能供应,再加上养猪户的压栏、惜售等因素,猪价才真的有希望迎来反转,开始上涨。 具体什么时候能稳定下来,目前专家也没有明确的时间预测,根据往常的经验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应该足以。良性估算,在4、5月份猪肉消费有望迎来一波报复性消费。 2、更换母猪产生的生猪供应空窗期 虽说当下养猪户亏损严重,但是集中去产能的情况并没有出现,即使有些猪场淘汰了母猪也会在短时间内补充后备母猪,甚至还有部分猪场逆流而上,增栏了后备母猪。这种大背景下,产能大幅下降预计在半年乃至一年之内都不会出现了,唯一能抓住的利好点就是母猪更换产生的生猪供应的空窗期,因为养猪户淘汰的是经产母猪,补充的后备母猪要想怀孕多需要4个月以上的时间,据此推测,这个空窗期应该会出现在明年的1、2月份。 根据上面两点出现的时间,猪价将会有两个上涨节点,一个是4、5月份,另一个是明年的1、2月份,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免责声明:本网站图片,文字等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来源:财务积木
-
发布时间:2022-03-31近期,疫情卷土重来,未来的发展趋势存在很多不确定性,防控形势复杂严峻,在这种情况下,饲料和养殖企业需要统筹管理、稳定生产,做好自我防护的前提下,保证生产经营和养殖管理正常运行。 疫情之下,畜牧行业该如何应对?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防控: 一、严格管控外来车辆和人员 加强外来人员和拉送货车辆的登记和检查消毒。为防止外来人员或车辆携带细菌病毒进入厂区,产生交叉传染,饲/养企业在疫情期间更要加强管理,非必要不接受来访,尽量减少车辆进出厂区的频率。 外来人员进出厂区,一定做好消毒工作,公司和厂区门口设置消毒室,办公区域门口设置消毒垫;外来人员出示健康码,测体温,戴口罩;针对车辆,进入厂区之前设置消毒池,最好有专门的人员对车辆周身喷洒消毒液,保证人员和车辆安全入厂。同时做好登记,以便回看和溯源。 二、厂区内部做好疫情防护 厂区内部员工更要做好疫情防护,严格遵守国家和公司制定的疫情防控措施。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少外出......企业是人员集中的地方,而人是企业正常经营运转的根本,从门卫到办公室和车间,从基层工作人员到管理层,疫情面前人人平等,只有每个人都做好防护,共同维护安全“无毒&dquo;的办公环境,才能保证特殊时期的正常生产运营和饲养管理,保证企业在疫情期间保持创产增收。 三、就近发掘新原料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dquo;,疫情之下,保证物资不中断更是首要任务。由于道路封堵和管控措施,生产资料调入和畜产品调出不畅:饲料厂所需要的玉米、豆粕等各类原料,养殖场所需要的配合料、粗饲料等畜禽日粮补充不进来,饲料厂和养殖场的正常运营都受到了限制。 在此客观条件下,畜牧企业要自寻出路,尽可能保证生产运营正常进行。饲料厂可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就近发掘新原料以解决原料供应不及时的问题,在保证饲料质量的前提下,适当调整配方,用新原料替代那些供应不及时的原料;启用节能增效类的添加剂产品,保证在配方变动的情况下饲料的饲喂效果不降低;养殖场可调整饲喂节奏,同时适当增加当地可用粗饲料的饲喂量,在尽量保证畜禽生长和健康的前提下,延长饲料库存时间,防止物资中断。 四、合理制定产销计划 正如前面所说,疫情之下道路管控严格,畜牧行业中原料进不来、产品出不去,从饲料厂到养殖场再到屠宰加工企业,产品有需求但是销售运输被阻滞,导致出库量下降。 为了防止生产的产品滞销积压,建议饲料厂、养殖场积极关注本地畜牧业生产资料和畜产品的产销情况和供需信息,综合把控,合理制定产销计划、促进产销对接。 饲料厂一方面要控制饲料的生产量,另一方面根据生产量控制原料的采购量;养殖场需及时处理达到或者接近售卖标准的大畜禽,以减轻饲料等物资的投用量和采购压力,同时适量补栏,平衡不同阶段的畜禽存栏量,保证养殖生产稳定进行。 五、拓展采购和销售渠道 由于疫情管控的原因,传统的采购和销售渠道,已经无法满足畜牧企业正常的运营需求,建议饲料厂和养殖场打破常规,拓展新的采购和销售渠道,在尽可能减少接触的前提下,保证原料供应、促进产品销售。比如在线发掘新原料、发现新产品;开通网上店铺、在线直播、广告投放等,打开新销路,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疫情虽然给畜牧行业带来了一些风险和不便,但是,这种风险和不便也促使畜牧人打破传统思维拓展新的思路,在危机中找到自身生存乃至促使行业未来更好发展的新方向。 免责声明:本网站图片,文字等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来源:猪之家
-
发布时间:2022-03-30参考消息网3月22日报道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20日报道,全球关于乌克兰2022年收成减少的担忧已经成为现实,粮食短缺还将扩大到许多依赖乌克兰提供小麦、玉米和食用油的国家。 报道称,在小麦已经种下、再过几周就要错过玉米播种期的情况下,乌克兰农场主无法获得所需的化肥和化学品。拖拉机和其他农业设备所需的燃料不足。农场工人纷纷离开工作岗位,加入战斗或逃离乌克兰,导致农场人手不足。全世界都将感受到这对食品供应和食品价格的影响。据美国农业部称,乌克兰土地肥沃,全球小麦出口的10%、玉米出口的14%和葵花籽油出口的一半都来自该国。 报道指出,在短短三周内,战争扰乱了乌克兰的农业生产,导致价格上涨,全球面临粮食短缺的威胁。其大部分出口是输往发展中经济体,而这些经济体已经在苦苦应对食品成本上涨导致的通胀。俄罗斯的海上封锁以及在乌克兰港口周边的战斗使海运几乎中断,只留下了有限的商品运输方式。这对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出口造成了影响,小麦价格已经上涨到创纪录水平。 根据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的数据,过去20年来,全球小麦贸易几乎翻了一番,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乌克兰和俄罗斯加大出口。据政府统计数字,就在15年前,乌克兰的谷物出口还不到该国2020年谷物出口总量的7%。 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称,估计有25个国家至少一半以上的粮食供应来自这两个国家。其项目经理丹尼斯&middo;德雷克斯勒说:“一些国家如此强烈地依赖俄罗斯和乌克兰提供小麦,这显然令人不安。&dquo; 免责声明:本网站图片,文字等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
发布时间:2022-03-30日前,世界经济论坛一篇文章指出:全球化肥短缺将影响粮食安全,我们目前正在见证一场全球粮食危机的开始。 这场危机是由疫情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所引发,最近的高油价和乌克兰危机更是使情况变得更加糟糕,全球范围内的粮食供应和粮食物流已经出现明显的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是粮食所需的养分—化肥价格涨势凶猛。 正如粮食是人类生存之本,化肥是农作物茁壮成长的基础。然而,将氮气转化成氮肥需要大量的能量,据估计该过程使用的能源占全球总发电量的1%至2%,近期燃料成本的上涨推动化肥价格走高。 值得一提的是,化肥成本和作物生产价值之间的盈亏平衡比通常是6(购买1公斤氮肥需要产出6公斤谷物),但随着化肥价格的上涨,目前达到10左右。为了保持盈利,农民需要密切关注生产成本,并可能减少化肥的使用。然而,使用较少的化肥会降低产量和质量,增加整个粮食系统的压力。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的粮食价格指数在2月份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值,并以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速度在持续上升。 即便如此,2月份的数据也只是反映了乌克兰冲突带来的部分影响,一些价格上涨还未反映到数据中。更高的化肥价格将迫使农民要么在收获时提高农作物价格,要么减少化肥的使用。在供应链的传导下,成本最终将以食品价格上涨的形式转移到消费者身上,将进一步加剧通胀压力。 当把乌克兰冲突、疫情以及气候变化(包括极端天气)的影响结合起来看,会发现所粮食安全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威胁。在2019年疫情之前,粮农组织估计有6.9亿人(占世界人口的9%)面临饥饿问题。但自那以后,食品价格指数上涨了39%,更多的人陷入饥饿中。 免责声明:本网站图片,文字等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
发布时间:2022-02-17近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dquo;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的通知,下文简称《规划》。 《规划》开篇便指出—— “三农&dquo;工作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中之重。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编制本规划。 大家这里需要注意几个关键词,坚持农业农村有限发展,全面推行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编制本规划。也就是说,这是为了让我们农民富裕起来编制的规划。 一、2021-2015年主要目标 对粮食、农业质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态环境、乡村治理、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脱贫攻坚7个方面都做了具体要求。 其中与我们养猪业相关的是—— ——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有效保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生猪产能巩固提升,棉花、油料、糖料和水产品稳定发展,其他重要农产品保持合理自给水平。 二、夯实农业生产基础方面,要求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 保障其他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中提出—— 发展现代畜牧业。健全生猪产业平稳有序发展长效机制,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将猪肉产能稳定在5500万吨左右,防止生产大起大落。实施牛羊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加强奶源基地建设,优化乳制品产品结构。稳步发展家禽业。建设现代化饲草产业体系,推进饲草料专业化生产。 三、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安全保障工程 生猪标准化养殖。启动实施新一轮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提升行动,推动一批生猪标准化养殖场改造养殖饲喂、动物防疫及粪污处理等设施装备,继续开展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加大规模养猪场信贷支持。 《规划》中提到的标准化规模养殖为可以做到动物防疫、粪污处理等设施的猪场。其中包括了家庭猪场、合作社、集团猪场等主体。大家不要看到这段内容,就认为标准、规模指的就是集团场。按照农业部之前对规模场的定义来说,年出栏500头育肥生猪的猪场便为规模场。 通过以上两段内容可以看出,农村、农业的发展主体,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中要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把农业规模经营户培育成有活力的家庭农场。而且,还要支持农民合作社的加快发展。 四、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发展特征 农业生产面临双重风险,既有自然风险,也有市场风险,需要加强农业支持保护,强化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健全完善市场调控体系。农业家庭经营占主导地位,大国小农基本国情农情将长期存在,需要加快发展社会化服务,将现代生产要素导入小农户,提升科技水平和生产效率。 这段基本上就更清楚了,农业家庭经营占主导地位,为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方向定调。 五、推进乡村产业园区化融合化发展 提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鼓励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牵头、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跟进、广大小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大型农业企业集团,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在主产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布局中央厨房、主食加工、休闲食品、方便食品、净菜加工等业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加快建设产地贮藏、预冷保鲜、分级包装、冷链物流、城市配送等设施,构建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网络。稳步推进反映全产业链价值的农业及相关产业统计核算。 来源:猪e网
-
发布时间:2022-02-082021年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329万头,产能回到合理水平。近期,全国各省陆续公布2021年生猪生产情况。 01、2021年四川出栏生猪6314.8万头,居全国第一!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2021年四川国家调查主要数据。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出栏生猪6314.8万头,较上年增加700.4万头,增长12.5%。年末全省生猪存栏4255.1万头,比上年末增加379.7万头,增9.8%,生猪产能完全恢复。 02、河南生猪存栏4392万头 2021年,河南省生猪存栏4392万头,生猪出栏5802万头,分别居全国第一位和第三位;全省外调生猪及猪肉折合生猪2758万头,同比增长58.8%,外调量全国第一,为保障全国市场供应作出了贡献。 03、吉林2021年出栏1750.2万头 国家统计局吉林调查总队1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21年吉林省经济民生重点领域情况。2021年,吉林省生猪存栏1137.6万头,同比增长26.5%;生猪出栏1750.2万头,同比增长32.4%。2021年,该省猪肉产量达到142.4万吨,同比增长35.6%。 04、湖北省2021年生猪出栏4115.08万头 2021年,湖北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923.06亿元,比上年增长11.3%。粮食总产量2764.33万吨,比上年增长1.4%,连续9年稳定在500亿斤以上。其中夏粮产量473.44万吨,增长0.3%;早稻产量71.38万吨,增长4.5%;秋粮产量2219.51万吨,增长1.5%。蔬菜产量4299.80万吨,增长4.4%;园林水果产量758.23万吨,增长5.8%。生猪出栏4115.08万头,增长56.4%;牛出栏104.98万头,增长3.0%;羊出栏580.75万只,增长9.0%。 数据来源:中国养猪网
-
发布时间:2022-02-081月27日,美国《科学机器人》杂志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详细介绍了美国首例机器人在猪的软组织上独立完成的腹腔镜手术,结果显示该手术在一致性和准确性方面优于专家外科医生的手动技术。 上述研究文章题为《自主机器人腹腔镜肠吻合术》(《Auonomousoboiclapaoscopicsugeyfoinesinalanasomosis》),作者是来自约翰&middo;霍普金斯大学怀廷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系助理教授AxelKiege等人。 主导此次手术机器人的是美国约翰&middo;霍普金斯研究团队所设计的智能组织自动机器人(SmaTissueAuonomousRobo,STAR)。约翰&middo;霍普金斯医院官方微信公号在对这项研究报道中提到,该机器人尤其擅长肠道吻合术,而这是一项需要高度动作重复、高精准度的手术。吻合一段小肠的两端可以说是消化道手术中最具挑战性的一步,需要外科医生以高度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进行缝合。即使是最轻微的手部抖动或错位缝合都有可能导致泄漏,而这可能会给患者造成灾难性的并发症。 “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可以对一项复杂且精妙的手术,即小肠两端的再吻合手术进行自动化。STAR在四只动物身上进行了这项操作,其结果显著优于人类进行相同操作的结果。&dquo;AxelKiege说。 上述研究论文也指出,研究比较了已开发的自主系统、手动腹腔镜手术和机器人辅助手术(RAS)的吻合质量标准——包括针放置校正、缝合间距、缝合线咬合大小、完成时间、管腔通畅和泄漏压力。来自模型的数据表明,STAR在一致性和准确性方面优于专家外科医生的手动技术和RAS技术。这也在体内模型中得到了印证。 约翰&middo;霍普金斯医院在其官方微信中介绍,Kiege教授与约翰&middo;霍普金斯大学的电气和计算机工程教授JinKang,以及位于华盛顿特区的国家儿童医院的合作者们一道,共同打造了这台机器人。当前的版本是对2016年模型的迭代,当时的模型准确地进行了猪小肠的修复术,但需要一个较大的切口才能进入肠道,并需要较多的人工指导。 据约翰&middo;霍普金斯医院介绍,研究团队为STAR配备了增强自动性和改善手术精度的新功能,这些功能包括专门的缝合工具和最先进的成像系统,可提供更为精确的手术区域的可视化。 Kiege教授表示,由于软组织手术不可预测性,对机器人来说尤其困难,因为手术机器人必须具备快速应对意外障碍的适应能力。而STAR具备的新型控制系统使其能像人类外科医生一样实时调整手术计划。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
-
发布时间:2022-01-272021年生猪产能整体恢复,新一轮去化已行至中途——行业周报-20220123 1、本周(2022.01.17-2022.01.21,下同)观察:2021年行业生猪养殖产能呈现总体恢复,新一轮产能去化行至中途 2022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中国经济年报》。聚焦生猪养殖产业来看,2021年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887万吨,比2021年增长16.3%;其中,猪肉产量5296万吨,增长28.8%。产能来看,2021年末,全国生猪存栏、能繁殖母猪存栏分别为44922万头、4329万头,分别较2020年末增长10.5%、4.0%。 行业产能去化趋势并未改变,新一轮产能去化行至中途。国家统计局能繁母猪存栏量口径与农业农村部存在差异。预计12月行业农业部监测样本量能繁母猪存栏量仍保持下降趋势,我们预计12月产能去化幅度在0.0%-0.5%区间。时至1月中旬,行业生猪销售均价已下行至行业成本线以下,预计年后生猪价格将进一步下探,劣势产能将在该阶段持续去化。我们预计此轮行业产能将较2021年5-6月高位累计去化幅度达到15%以上,支撑新一轮猪周期的价格反转。 2、周观点:猪周期反转在即,转基因育种政策落地 2022年猪周期反转在即,布局产能去化期。重点推荐养殖成本领先的牧原股份;生产指标加速恢复,成本下降的温氏股份、新希望;周期反转带动优异业绩弹性的傲农生物;兼具养殖成本优势及资金优势的巨星农牧;相关受益标的天康生物。 动保板块安全边际显现,行业空间或迎来加速扩容。推荐重点关注国内动物亚单位疫苗龙头企业普莱柯。 饲料销量受益生猪存栏规模高位,冬季压栏增势不减。建议关注产品力及服务力优势突出的饲料龙头企业海大集团。 涨价传导叠加天气扰动,种植链景气度延续。建议关注粮食涨价标的苏垦农发。重点推荐转基因技术优势突出大北农;以及基本面将触底改善的隆平高科;相关受益标的登海种业、荃银高科、先正达(拟上市)。 3、本周市场表现本周市场表现:农业跑输大盘3.24个百分点 本周上证指数上涨0.04%,农业指数下跌3.20%,跑输大盘3.24个百分点。子板块来看,渔业板块领跌,跌幅为10.64%。个股来看傲农生物(+8.68%)、中水渔业(+7.62%)、普莱柯(+4.87%)领涨。 4、本周价格跟踪:本周生猪、仔猪、白羽鸡苗、中速鸡、鲈鱼、玉米、豆粕价格上涨 生猪养殖:据博亚和讯监测,2022年1月21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14.28元/kg,环比上周五-0.31元/kg;仔猪均价为24.21元/kg,环比上周五+0.10元/kg;白条肉均价19.20元/kg,环比上周五+0.34元/kg。今日猪料比价为3.98:1。根据Wind数据,1月21日,自繁自养头均利润-300.36元/头,环比-30.61元/头;外购仔猪头均利润-33.15元/头,环比+5.61元/头。 白羽肉鸡:据Wind数据,本周鸡苗均价1.12元/羽,环比+6.67%;毛鸡均价7.98元/公斤,环比-0.13%;毛鸡养殖利润0.20元/羽,环比+0.74元/羽。来源: 金融界
推荐博文
- 4 全球粮食格局剧变:乌克兰农... 338
- 5 转发!高速上通行若受阻!司... 405
- 6 猪价将会有两个上涨节点,一... 374
- 7 疫情之下,畜牧行业该如何确... 355
- 8 美媒:俄乌战争重创全球粮食... 420
- 9 世界经济论坛:我们正在目睹... 329
- 10 国务院发文!2021-20... 403
- 11 惊了!2021年,河南竟然... 452
- 12 美团研发机器人首次自主实施... 382
- 13 2021年生猪产能整体恢复... 462
推荐产品
联系我们
地址:武汉市江夏区郑店黄金工业
园107国道旁黄金南路
邮编:430207
电话:027-84794303
手机:13886100579
传真:027-84794149
QQ: 3188277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