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25-10-21经历前期的持续下跌后,生猪期货市场周一迎来强劲反弹。截至昨日收盘,生猪期货主力合约报收12155元/吨,涨幅达2.88%。分析人士认为,此次生猪期价反弹主要源于市场超跌后的情绪修复与短期现货价格的企稳预期,但行业基本面压力依然显著,后市期价上涨空间或受限。 对于周一生猪期货价格的上涨,国泰君安期货高级分析师吴昊认为,核心在于前期生猪期价跌幅过深,导致各合约价格处于相对低位。在多空持仓均处于高位的背景下,市场波动率被放大。现货市场出现企稳迹象,带动了期货市场的看涨情绪。 他进一步分析,国庆假期后生猪现货价格大幅下挫,低价有效刺激了终端消费与分割入库需求。根据相关机构统计,样本企业日屠宰量较节后的低点已回升12%。同时,肥猪与标猪的价差持续走扩。伴随着气温下降,市场对肥猪的需求增加,加之月底集团企业可能缩减出栏量,共同推动了二次育肥的积极性,从而提振了短期市场预期。 方正中期期货农产品研究员宋从志也持类似观点。他表示,周一生猪现货价格初步止跌,期货市场在空头平仓回补的推动下减仓反弹。 据宋从志介绍,10月以来,生猪现货价格跌幅扩大,部分地区已跌破11元/公斤,对期货价格形成持续压制。行业整体积极降重,当前生猪体重自高位震荡回落,猪粮比快速跌至5︰1附近。三季度养殖利润环比走弱后,大猪出栏积极性增加,压栏风险正在释放。近期仔猪价格回落至180元/头以下,自繁自养出现进一步亏损。 展望后市,宋从志表示,国庆假期后农产品板块缺乏有效利多,饲料养殖产业链现货价格以跌为主。当前生猪期货远月合约价格对现货价格、近月合约价格均出现升水,近端现货压力偏大,使得月间维持近弱远强格局。由于供给端缺乏利多,生猪期货和现货价格维持探底状态。建议交易者谨慎观望为主,主力合约LH2601参考支撑位在11000~11400元/吨,参考压力位在12000~12500元/吨区间,激进交易者中期可在12800元/吨以下逢低买入2607合约,期权持有备兑看涨策略组合,即持有期货多头,同时卖出深度虚值看涨期权。 吴昊表示,当前生猪现货价格仍未到本轮周期底部。根据官方能繁及仔猪数据推演,三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量为43680万头,同比增加986万头,增长2.3%,环比增加1233万头,增长2.9%,四季度处于增产周期兑现阶段。相关机构的数据显示,10月16日周度出栏体重数据为124.67公斤,环比增加0.17%,印证二次育肥进场积极,市场再度转为累库节奏。“虽然12月之后存在季节性需求增加预期,但增产周期与去库周期共振,预计四季度现货价格整体承压,主力合约LH2601盘面升水现货幅度较大,且给出较高期现正套利润,期价持续上涨的动力不足。&dquo; 免责声明:本网站图片,文字等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
发布时间:2025-10-21忽冷忽热的秋天,最考验猪场的管理功力。产房仔猪和保育猪抵抗力最弱,往往最先“亮起红灯&dquo;。如何应对温差挑战?这三招实用技巧,请您收好! 核心内容:稳控温差的三大实战技巧 第一招:环境“缓冲层&dquo;建设 操作:在猪舍入口处悬挂厚厚的棉帘或PVC门帘,形成一道温度缓冲带,防止冷风直接侵入。 效果:能有效减少舍内温度波动,成本低,效果显著。 第二招:局部“小气候&dquo;营造 产房:在保温箱内使用保温灯或电热板,确保仔猪有一个始终温暖的“婴儿床&dquo;。记住:“大环境通风,小环境保温&dquo;。 保育舍:采用地暖+保温灯的模式,让猪只腹部不受凉,减少腹泻。 第三招:营养“抗应激&dquo;补给 饮水中添加:在气温骤变或转群前后,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维生素C等,缓解猪群应激,增强抵抗力。 饲料中关注:适当增加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添加,有助于保护呼吸道和肠道黏膜健康。 应对秋季温差,关键在于主动干预,为猪群创造一个“虽外界变幻,但内心安稳&dquo;的环境。小小改变,就能带来大大的不同!
-
发布时间:2025-10-21中医讲究“秋冬养阴&dquo;,对于养猪来说,秋季也是一个为猪群“养生保健&dquo;,提升整体健康度的关键期。做好以下四点,相当于给您的猪群穿上了一件无形的“健康铠甲&dquo;。 秋季猪群“养生&dquo;四部曲 润肺防咳,保卫呼吸道 背景:秋季干燥,粉尘增多,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行动: 降低粉尘:饲料可采用少量多次的湿拌料方式。 中药保健:在饲料中添加诸如板蓝根、麻杏石甘散等清肺化痰的中草药,进行群体预防。 健脾养胃,告别腹泻 背景:脾胃虚弱是秋季腹泻的内在原因。 行动: 调理母猪:给母猪饲喂健脾开胃的饲料添加剂(如山楂、麦芽等成分),从源头改善奶水质量。 呵护仔猪:使用益生菌、酸化剂等维护仔猪肠道菌群平衡。 驱虫解毒,轻装上阵 背景:经历一个夏天,猪群体内外寄生虫负荷较重。 行动:进行全场彻底的“秋季驱虫&dquo;,并关注保肝护肾,帮助机体排出毒素。 补气养血,提升免疫 背景:为应对即将到来的冬季寒冷,需提升猪群整体免疫力。 行动:保证饲料营养全面,特别是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充足供应。可定期使用黄芪多糖等免疫增强剂。 秋季“养生&dquo;,投资的是猪群的长远健康。通过系统性的保健方案,不仅能减少秋季疾病,更能让猪群以强健的体魄迎接寒冬的挑战,实现持续盈利!
-
发布时间:2025-10-21一场秋雨一场寒,随着气温骤降,产房里仔猪黄白痢的发病率也开始悄然攀升。秋季腹泻不仅导致仔猪成活率直线下降,更是让养殖户们心力交瘁。为何秋季产房腹泻如此高发?我们又该如何科学防控?本文将为您深度解析。 “秋泻&dquo;高发的三大元凶 1.温差应激是导火索:秋季昼夜温差大,母猪和仔猪极易受凉,导致免疫力下降,肠道功能紊乱。 2.环境病菌“死灰复燃&dquo;:夏季高温抑制的病原菌(如大肠杆菌、轮状病毒)在适宜的秋季温度下大量繁殖。 3.母猪健康是根源:秋季天气变化影响母猪采食和消化,易导致奶水质量不佳(过浓或过稀),成为仔猪腹泻的源头。 防控“组合拳&dquo;,打赢腹泻阻击战 1.保温防潮是基础:立即检查产房保温箱,确保垫板干燥,温度稳定在28-32℃。严防“贼风&dquo;偷袭。 2.母猪管理是关键: 2.1产前驱虫保健:净化母猪体内病原。 2.2产后消炎到位:预防子宫炎、乳房炎,保证奶水质量。 2.3饲料调整:增加易消化纤维,防止母猪便秘。 3.仔猪护理要精细: 3.1吃足初乳:保证出生6小时内每头仔猪都吃到足够的初乳,获得母源抗体。 3.2科学补铁:增强体质。 3.3对症治疗:一旦发病,及时补水(口服补液盐)、抗菌,避免脱水死亡。 秋季产房腹泻,防大于治。通过营造稳定舒适的小环境、管理好母猪健康、并给予仔猪精细护理,我们完全有能力将“秋泻&dquo;的损失降到最低。
-
发布时间:2025-10-20【发布单位】贸易救济局 【发布文号】商救济进四函〔2025〕59号 【发文日期】2025年10月17日 各利害关系方: 2024年6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自欧盟进口的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 应欧盟委员会、法国猪业联盟(INAPORC)的申请,为保证调查程序的公平、公正、透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第二十条以及商务部《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听证会规则》的规定,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决定于近期在商务部召开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反倾销案听证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本次听证会的内容为本案初步裁定中的倾销、损害及二者之间因果关系有关事项。 二、申请参加听证会的利害关系方,应填写《申请参加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反倾销案听证会登记表》(见附件),并于2025年10月23日(周四)下午17:00前将登记表上传至“贸易救济调查信息化平台&dquo;。如果利害关系方未在本通知规定时限内递交申请,商务部有权拒绝其参加听证会,拒绝接受其递交的有关材料。 三、申请在听证会上发言的利害关系方,应在提交上述登记表的同时,提交听证会发言书面概要和相关证据材料。听证会指定语言和文字为中文。 四、参加听证会的代表发言时间,将由商务部根据报名情况确定。 五、本通知和登记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贸易救济局子站上发布(hp://b.mofcom.gov.cn)。有关利害关系方可直接下载。 六、经商务部审查后确定的参加听证会的各利害关系方名单、听证会的具体时间、地点等事项将在上述网站公布。 联系电话:(86)10-65198474 特此通知。 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 2025年10月17日 来源: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
-
发布时间:2025-09-26猪的正常体温范围因生长阶段略有差异,通常仔猪(1-30日龄)为38.5℃-39.8℃,育肥猪(30日龄至出栏)为38℃-39.5℃,母猪(妊娠/哺乳)为38℃-39.5℃。当体温超过正常上限0.5℃以上,且伴随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结合病因合理用药。以下分阶段阐述具体应对方案: 一、仔猪阶段(1-30日龄):温和退热,兼顾安全性 正常体温:38.5℃-39.8℃,超过40.3℃(即39.8℃+0.5℃)且症状明显时用药。 常见病因:仔猪免疫功能较弱,发热多由黄白痢继发感染、圆环病毒、支原体肺炎或蓝耳病等引起。 用药原则:优先选择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的药物,避免损伤肝肾功能。 对症退热:首选中药制剂,如柴胡注射液(0.2ml/kg体重,肌肉注射),温和退热且不抑制免疫;若体温超41℃,可配合安乃近(10%溶液,0.1ml/kg),但需严格控制剂量,避免过量导致粒细胞减少。 对因治疗: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链球菌)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0mg/kg,口服或肌注);病毒感染(如圆环、蓝耳)配合干扰素(1万IU/头)+黄芪多糖(0.5ml/kg),增强抗病毒能力。 注意事项:禁用氨基糖苷类(如链霉素),避免耳毒性和肾毒性;用药期间保证温水供应,减少应激。 二、育肥猪阶段(30日龄至出栏):快速控温,兼顾疗效 正常体温:38℃-39.5℃,超过40℃(39.5℃+0.5℃)且持续24小时以上需用药。 常见病因:流感、胸膜肺炎、猪瘟、链球菌病等,常伴随高热(40℃-42℃)、咳嗽、关节肿胀等症状。 用药方案:根据病因联合用药,兼顾退热与抗感染。 高热不退:氨基比林(0.1ml/kg)或氟尼辛葡甲胺(2mg/kg),快速降低体温,避免热应激损伤;配合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拭体表、加强通风)。 抗菌抗病毒:细菌感染(如胸膜肺炎、链球菌)用氟苯尼考(20mg/kg)或替米考星(10mg/kg),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3天;病毒感染(如流感、猪瘟)用板蓝根注射液(0.3ml/kg)+利巴韦林(5mg/kg),同时补充维生素C增强抵抗力。 注意事项:育肥猪需关注休药期,如氟苯尼考休药期20天,出栏前禁用;避免长期使用安乃近,以防造血功能抑制。 三、母猪阶段(妊娠/哺乳):安全优先,避免胚胎毒性 正常体温:38℃-39.5℃,超过40℃且伴随食欲废绝、便秘时需谨慎用药,尤其妊娠早期(1-30天)避免药物对胚胎的影响。 常见病因:妊娠母猪多因子宫炎、乳房炎、弓形体或蓝耳病发热;哺乳母猪可能因产后感染(如子宫内膜炎)导致高热。 用药选择: 妊娠母猪:首选中药退热,如金银花注射液(0.2ml/kg)或鱼腥草注射液(0.3ml/kg),清热解毒且无胚胎毒性;抗菌选用头孢噻呋钠(5mg/kg),安全性高,避免氟苯尼考(可能致畸)、链霉素(影响胎儿听力)。 哺乳母猪:发热影响泌乳时,用柴胡注射液(0.2ml/kg)+青霉素(4万IU/kg),肌肉注射,每日2次,不影响乳汁质量;若为产后感染,配合宫炎净冲洗子宫,促进恢复。 注意事项:禁止使用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流产;用药期间加强营养,补充青绿饲料,提升机体抵抗力。 四、通用用药原则 先诊断后用药:单纯应激性发热(如运输、转群后体温升高0.5℃内,无其他症状)可不用药,加强通风和饮水即可恢复;病理性发热需结合症状(如咳嗽、腹泻、皮肤发绀)判断病因,避免盲目退热掩盖病情。 严格控制剂量:退热药物(如氨基比林)过量易导致体温骤降、虚脱,需按体重计算用量。 交替用药防耐药:长期使用单一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如氟苯尼考与替米考星可间隔使用。 通过分阶段精准判断发热阈值,结合病因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既能避免滥用抗生素,又能提高治疗效果,保障猪群健康生长。
-
发布时间:2025-09-26一、断奶成功小猪的5大特征 体重达标:断奶时体重达6-8公斤,断奶后1周内无明显掉膘,2周后恢复正常生长速度。 食欲旺盛:能自主采食颗粒料或湿拌料,每次采食时间大于5分钟,日均采食量不低于体重的3%。 活力充沛:精神状态良好,反应敏捷,群体中无离群独处、卧地不起或频繁尖叫现象。 粪便正常:粪便呈条状或粒状,无腹泻、便秘,肛门周围干净,群体腹泻率低于5%。 抗病力强:皮肤红润有光泽,被毛顺滑,无咳嗽、喘气、体温异常等呼吸道或消化道疾病症状。 二、断奶成功的6大关键点 1.适时断奶,把握最佳时机 建议21-28日龄断奶,此时小猪消化系统已具备一定功能,母乳营养也开始下降。 断奶前确保小猪体重达标(至少6公斤),避免过早断奶导致生长滞后。 2.抓早诱食,做好断奶过渡 7日龄开始诱食:用专用教槽料(香味浓、颗粒小、易消化),每天撒料3-4次,利用小猪拱土习性引导采食。 逐步减少母乳:断奶前3天可适当控制母猪采食量,降低泌乳量,促使小猪主动吃料。 3.科学断奶,减少应激反应 采用“母去子留&dquo;法:将母猪移走,小猪留在原圈饲养3-5天,避免环境和伙伴双重应激。 断奶后3天内不换料:继续使用教槽料,1周后逐步过渡到保育料,防止肠道不适。 4.严控环境,营造舒适条件 温度管理:断奶后1-3天保持环境温度28-30℃,之后每周降2℃,避免温差过大。 密度合理:每头小猪占栏面积不低于0.3㎡,群体以8-10头/栏为宜,防止打架争抢。 5.精细饲喂,保障营养供给 少喂多餐:断奶后前3天每天喂6-8次,夜间加喂1次,每次以15分钟内吃完为准。 保证饮水:提供清洁温水,可添加电解多维或益生菌,促进肠道菌群平衡。 6.强化管理,严控疾病风险 卫生消毒:每天清理粪便,定期对料槽、饮水器消毒,降低病原滋生。 及时分群:对弱小猪单独饲养,补充高营养饲料,避免“以大欺小&dquo;影响均匀度。 结语 小猪断奶成功的核心是“减少应激、平稳过渡&dquo;,通过前期诱食、科学管理和精细护理,可显著提高断奶成活率和后期生长性能。养殖户需牢记“早诱食、稳过渡、控环境、强营养&dquo;四大原则,为小猪健康生长打下坚实基础。
-
发布时间:2025-09-26&quo;早上喂料时还好好的,中午一看猪都扎堆趴着,料槽里的料动都没动几口,有两头还张着嘴喘气——这秋老虎,比夏天还凶!&quo; 最近不少养猪户跟我吐槽,立秋后以为能松口气,结果碰上&quo;秋老虎&quo;反扑:白天太阳烤得地面发烫,湿度又大,猪圈里跟蒸桑拿似的,猪群采食量掉了一大截,有的母猪甚至开始拒食、流产。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这秋老虎到底有多&quo;凶&quo;,咱们猪场该怎么扛过去。 先搞懂:秋老虎为啥专坑猪? 秋老虎的特点是&quo;高温+高湿&quo;——白天温度飙到35℃以上,晚上也降不下来(超过25℃),加上空气湿度大(60%以上),猪身上的汗根本散不出去。 猪和人不一样,它们几乎没有汗腺,全靠&quo;喘气&quo;散热(专业叫&quo;热性喘息&quo;)。一旦温度超过28℃,湿度再上来,猪喘气的速度赶不上产热的速度,就会&quo;热应激&quo;:就像人在40℃的桑拿房里跑步,扛不住的。 秋老虎对猪场的3大&quo;致命打击&quo;,你中招了吗? 1. 育肥猪:吃不下、长不动,料肉比&quo;飙升&quo; 气温超过28℃,育肥猪采食量会暴跌10%-20%(100斤的猪,原来吃3斤料,现在只吃2斤4两)。吃不够,日增重直接从8两掉到5两,原来6个月出栏,现在得拖到7个月。更亏的是,高温下猪消化能力下降,吃进去的料有30%都白浪费了,料肉比从2.8升到3.5,每头猪多花50块饲料钱! 2. 母猪:不发情、产仔少,猪场&quo;钱袋子&quo;缩水 怀孕母猪最怕热!温度超过30℃,胚胎死亡率会升高20%,容易流产;哺乳母猪采食量下降,奶水会变少、质量差,仔猪断奶重直接降1-2斤。空怀母猪更惨,高温会让卵巢功能紊乱,发情率降低15%-20%,有的甚至2个月不发情,猪场扩群计划全打乱。 3.仔猪:成活率&quo;跳水&quo;,小病拖成大病 刚出生的仔猪,体温调节能力差,30℃以上就会&quo;中暑&quo;,扎堆时容易被压死;断奶仔猪抵抗力弱,高温高湿环境下,大肠杆菌、链球菌疯狂繁殖,拉稀、咳喘扎堆来,死亡率能升高10%以上。有的养殖户发现:明明打了疫苗,猪还是生病,其实是热应激让免疫力&quo;破防&quo;了,疫苗白打! &quo;降暑大招&quo;,让猪安稳过秋天: 1. 给猪圈装&quo;空调&quo;:3种方案,散户、规模场都能用 小散户省钱版:屋顶铺遮阳网(选黑色加厚款,降温5-8℃),舍内挂工业风扇(对着猪背部吹,别吹肚子),中午地面洒凉水(水温别太低,25℃左右,避免应激); 规模场高效版:装水帘+负压风机(湿度低于60%时用,降温8-10℃),母猪产床配&quo;滴水降温&quo;(水滴到猪脖子上,通过蒸发散热); 关键提醒:高温高湿(湿度>70%)时别用喷雾降温!越喷越闷,猪更难受。 2. 改喂料时间:抓住&quo;早晚凉爽窗口&quo; 早上5-6点、晚上7-8点喂料(这时候气温低于26℃,猪食欲最好),中午只喂少量青绿饲料(比如南瓜、西瓜皮,解暑又开胃)。喂料时加点&quo;降温神器&quo;:每吨饲料里拌200克维生素C+100克电解质(补充出汗流失的营养),或者加2%小苏打(中和胃酸,提高采食量)。 3. 水!水!水!3个细节别忽略 水温:水管子别暴晒,暴晒后的水40℃以上,猪喝了更热,最好接地下井水(水温18-22℃); 水量:每头猪每天至少喝20-30升水(育肥猪更多),水嘴别堵,发现猪拱水嘴没水,立刻修! 加&quo;料&quo;:在饮水中加葡萄糖+电解多维(白天加,晚上停,避免细菌滋生),小猪喝了抗应激,大猪喝了增食欲。 4. 降低密度:别让猪&quo;扎堆取暖&quo;变&quo;扎堆取热&quo; 育肥猪:每头至少留1.2㎡空间(100斤以上的猪,密度太高,猪挤猪更热);母猪:限位栏别太窄,至少留0.8米宽,保证转身不费劲;仔猪:保育栏每头0.3㎡,发现扎堆,立刻用木板隔开。 5. 每天&quo;巡栏3次&quo;,早发现、早处理 早上6点:看采食量(料槽剩料超过10%,可能是热应激了); 中午12点:看呼吸(猪正常呼吸20-30次/分钟,超过40次就是喘气,得降温); 晚上8点:看粪便(高温容易便秘,粪便干硬要喂青绿饲料;拉稀要警惕肠道病)。 最后说句大实话: 秋老虎虽然&quo;凶&quo;,但只要把&quo;降温、喂料、饮水&quo;这3件事做细,猪照样能吃能长。去年河南一个养殖户,用&quo;水帘+早晚喂料&quo;的方法,秋老虎期间育肥猪日增重还保持在7两,比邻居家高2两! 你家猪场是怎么应对秋老虎的?有啥妙招?评论区聊聊,互相取取经~觉得有用的话,别忘了点赞转发,让更多养猪朋友看到!
-
发布时间:2025-09-26小猪出生后4周全靠母猪奶水长大,奶水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小猪能不能活、断奶时多重、以后长得快不快。咱们养殖户都知道,用好饲料能让母猪多产15%-20%的奶水,奶水的蛋白质也能提高8%-12%,这背后的关键就是喂对饲料。 一、能量和蛋白质:奶水的“基本原料&dquo; 母猪喂奶期间每天要多吃点高能量的饲料,能量不够的话,母猪就会掉膘,奶水的糖分也会减少。饲料里的蛋白质要占16%-18%,特别是赖氨酸这种成分不能少于0.85%,这样才能保证奶水的蛋白质够多。有数据显示,饲料里的赖氨酸从0.7%提到0.95%,小猪断奶时能平均多长0.6公斤。 二、维生素和矿物质:让奶水更“有营养&dquo; 饲料里加够维生素E(每公斤饲料加300国际单位),奶水里的抗病成分能多23%,小猪生病少。加有机硒(比如酵母硒),奶水里的硒能多3倍,小猪不容易拉肚子。要是钙和磷的比例不对,奶水的矿物质就不正常,母猪还容易产后站不起来。 三、饲料质量和喂养方式:影响奶水的“隐形因素&dquo; 发霉的饲料千万不能喂!里面的黄曲霉毒素会让母猪少产12%的奶水,还会通过奶水伤小猪的肝。用湿拌料喂母猪,它能多吃15%的料;每天喂4顿比让它随便吃,奶水多的时期能延长3-5天。喂奶期间母猪每天多吃1斤料,一窝小猪断奶时能多重2.5公斤。 四、不同阶段怎么喂?具体方案看这里 怀孕最后一个月(90天到生小猪):用能量高的饲料,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6%,再加点维生素E(占饲料的0.3%)和有机硒(每公斤饲料加0.2毫克) 喂奶期间:用能量更高的饲料,赖氨酸含量不少于1% 母猪生完小猪后7天内,慢慢增加喂料量,保证它随时能喝到水,水的温度保持在15-20度 喂对饲料是让母猪多产奶、产好奶的关键。根据母猪怀孕和喂奶的不同阶段喂合适的饲料,不仅能让奶水多又好,还能让母猪多生几窝小猪,不容易被淘汰。建议养殖户平时多注意观察,有条件的话定期看看奶水的脂肪、蛋白质够不够,根据情况调整饲料,给小猪的健康成长打下好基础。
-
发布时间:2025-08-28母猪产后炎症,堪称猪场效益的&quo;隐形杀手&quo;!它带来的不仅是母猪的痛苦与淘汰,更是仔猪成活率下降、药费激增、生产周期拉长的直接经济损失!数据显示,遭遇严重产后炎症的母猪,其后续繁殖性能可骤降20%以上! 如何识别这头&quo;杀手&quo;?警惕这些信号! 行为异常:精神萎靡、食欲锐减、甚至卧地不起。 生理变化:体温升高(超过39.5℃需高度警惕!)、呼吸急促、眼结膜潮红。 恶露异常:排出恶露量多、颜色污秽(灰褐、暗红)、气味腥臭,久久不尽。 泌乳障碍:乳房红肿热痛、拒绝哺乳,或乳汁稀薄、量少,导致仔猪嗷嗷待哺、腹泻消瘦。 阻击炎症,守护母猪健康与猪场效益! 1、精准治疗,快速干预: 科学用药:确诊后,严格遵医嘱使用敏感抗生素(如头孢类、林可霉素等)进行全身抗炎治疗。必要时配合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 局部处理:对于子宫炎,可在兽医指导下进行子宫冲洗与灌注抗菌药物(如宫炎清等)。 2、精心护理,加速康复: 环境至上:确保产房/定位栏温暖干燥、洁净卫生、通风良好。及时清理粪尿,定期消毒。 营养支持:提供易消化、营养均衡的饲料(如湿拌料),必要时添加葡萄糖、维生素C等抗应激营养剂。 仔猪管理:若母猪拒哺或奶水不足,需及时寄养或人工喂养,确保仔猪存活。 预防为主,防患未然(关键!) 产前准备:产前一周彻底清洗消毒产房/定位栏,母猪体表清洁消毒(尤其后躯、乳房)。 接产规范:严格消毒操作(手、器械),助产动作轻柔,避免产道损伤。及时处理胎衣不下。 围产期保健:产前产后可在饲料/饮水中添加抗菌药物(如阿莫西林、林可霉素等)进行预防(需兽医指导方案)。 增强体质:科学免疫程序,保证均衡营养,提升母猪自身抵抗力。 投资母猪健康,就是投资猪场未来!一次成功的炎症防控,不仅能挽救一头母猪的生产力,更能为您的猪场守住可观的经济效益。转发给您的养猪同行,共同守护母猪健康,提升养殖效益! 养殖有风险,科学管理是关键!
推荐博文
- 1 专做好猪料-记家家乐荣获农... 3371
- 2 全力打造家家乐资金服务平台... 2923
- 3 发力专精特,家家乐入选“专... 756
- 4 生猪期价止跌了!最新解读:... 21
- 5 昼夜温差大,猪场易出岔!这... 26
- 6 秋季养猪“养生”指南:做好... 27
- 7 秋季产房腹泻来袭!别让“秋... 28
- 8 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关于召... 24
- 9 猪体温升高用药指南:分阶段... 71
- 10 小猪断奶成功的判断标准与关... 55
- 11 秋老虎来了!猪场老板注意:... 64
- 12 饲料喂对了,母猪奶水才好:... 55
- 13 警惕!母猪产后炎症——这个 154
推荐产品
联系我们
地址:武汉市江夏区郑店黄金工业
园107国道旁黄金南路
邮编:430207
电话:027-84794303
手机:13886100579
传真:027-84794149
QQ: 3188277488

